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七岁学的这个,"务婆将绣片传给众人,"我姑教的。现在手指硬了,眼花了,三天才绣这么点。"
绣片传到阿彩手中时,年轻女孩的表情变了。她小心翼翼地触摸那些凸起的纹路,突然惊呼:"务婆,你流血了!"
果然,绣片边缘沾着几点暗红。务婆满不在乎地摆摆手:"老花样针脚密,扎手常事。我姑说,血染过的绣品,魂特别足。"
龙安心看到几个年轻绣娘交换眼神,知道她们动摇了。他抛出最后的方案:愿意尝试古法的绣娘可以拿到双倍工钱,但必须通过务婆的严格验收。
"我报名。"出乎意料,第一个举手的竟是阿彩。她指着绣片上的一处血迹,"我奶奶也有块这样的,说是嫁妆...文革时烧了。"
最终,十二位绣娘加入"古法小组",其余则继续现有工作。散会后,龙安心正收拾资料,吴晓梅悄悄拉住他:"务婆让我告诉你,明天带孩子们去学校。"
"学校?"
"教他们认纹样里的数学,"她眼中闪着狡黠的光,"你不是常说那些菱形符合什么数列吗?"
次日清晨,龙安心站在村小唯一的教室里,面对二十多个年龄不一的孩子,突然理解了什么叫"文化断层"。这些穿着校服、玩着智能手机的苗族孩子,对自己民族纹样中的数学奥秘一无所知。
"谁知道这个图案叫什么?"他举起一块标准菱形纹绣片。
沉默。终于,一个戴眼镜的男孩怯生生举手:"数学课上见过...像平行四边形?"
"在苗语里它叫'阿榜的田',"龙安心切换PPT,展示一张航拍梯田照片,"看,是不是很像?"
孩子们发出"哇"的惊叹。龙安心趁机引入斐波那契数列——用树枝代表数字,在黑板画出着名的兔子繁殖图,然后神奇地将它与纹样中的菱形增长模式对应起来。
"1,1,2,3,5,8...每个数都是前两个的和,"他指着纹样中心向外扩散的图案,"你们的祖先一千年前就用绣花记录这个规律了!"
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孩子们开始在自己衣服上寻找隐藏的数列,甚至有个女孩发现教室墙上的苗族挂饰中也有类似模式。龙安心正打算深入讲解黄金分割,教室门突然被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