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人,擅开官仓的折子,御史台怕是已经知道了。”老仆忧心忡忡。
王安石咬着麦饼,含糊不清地说:“知道就知道,只要百姓能活命,参我一本怕什么。”
他望着漫天飞雪,忽然停下脚步,从怀里掏出张纸,上面写着“青苗法草案”几个字,墨迹被汗水洇得有些模糊。
第二章 汴京朝堂的唇枪舌剑
熙宁二年的汴京春意正浓,紫宸殿的玉阶旁摆满了盛开的牡丹。王安石穿着绯色官袍,站在文官队列里,手里紧紧攥着那份修改了十几次的变法奏折,指尖被奏折边缘硌得发红。
“陛下,臣王安石有本启奏。”他出列躬身,声音清亮,穿透殿内的寂静。
宋神宗从龙椅上微微前倾:“王相公请讲。”
王安石展开奏折,目光扫过阶下的大臣:“如今国库空虚,西北边患不止,百姓赋税沉重,究其根本,在于法度陈旧。臣恳请陛下推行新法,改革弊政,富国强兵!”
话音刚落,御史中丞吕诲立刻出列反驳:“陛下三思!祖宗法度岂能随意更改?王安石所言新法,实则是敛财之术,恐加重百姓负担!”
“吕御史此言差矣!”王安石转身面对他,袍袖一扬,“祖宗法度是治世良方,却非万世不变之法!如今土地兼并严重,冗官冗兵耗费国库,若不改革,十年后国将不国!”
“你这是危言耸听!”参知政事富弼捋着胡须,慢悠悠地开口,“变法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便会天下大乱。臣以为,当以稳为重。”
“以稳为重就是坐以待毙!”王安石声调提高,“去年江南水灾,国库拿不出赈灾粮;西北军饷拖欠三月,士兵怨声载道,这难道就是吕御史和富相公想要的稳定?”
殿内瞬间吵成一团,支持变法的韩绛、曾布与反对变法的司马光、苏轼等人各执一词,唾沫星子飞溅。司马光气得满脸通红,指着王安石的鼻子:“你这新法看似利民,实则是让官府放高利贷!青苗法、市易法,哪一样不是与民争利?”
“司马光!”王安石怒视着他,“你只知守旧,不知变通!青苗法是让百姓在青黄不接时能借到低息贷款,免于被地主盘剥;市易法是平抑物价,防止商人囤积居奇,这怎么是与民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