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建宁四年,仲春。
随着一阵带着湿气的春风吹过,洛阳城外的原野,已褪去残冬的灰败。
解冻的洛水潺潺东流,滋润着两岸初醒的土地。
泥土中特有的、混合着新生青草气息的芬芳,在湿润的空气中弥漫。
田间地头,农夫们吆喝着牲口,犁铧翻开黝黑油亮的泥土,新翻的土垄在阳光下蒸腾着孕育生机的暖意。
然而,今年的春耕,却与往年大不不同。
一种溢于言表的期盼,取代了农夫们脸上惯有的、对天时和收成的忧虑与麻木。
他们的目光,频繁地投向田间那些身着深青色吏袍、被称作“劝农使”的年轻身影。
这些由“大汉学院”遴选出的新学学子,手持卷起的图册,正用略显生涩却充满热情的乡音,向围拢的农人讲解着:
“…看这新耧车!三脚开沟,深浅匀称,下种又快又省力!比那老式的点葫芦强百倍!”
“这‘代田法’,垄沟互换,今年种垄,明年种沟,地力不歇,杂草也少!”
“还有司农卿袁公新育的良种,那麦穗,沉甸甸的,一穗顶过去两穗!保管是个大丰年!”
劝农使们口中的“袁公”,便是新任司农卿袁逢。
此刻,他正站在洛阳西郊,在无数道敬畏与期盼目光中,来到了一片麦田当中。
这片田垄规整如棋盘,土质松软肥沃,显然是倾注了无数心血。
田中央,一片嫩绿茁壮的麦苗,在春风中舒展着叶片,那饱满的生机,仿佛要破土而出,直冲云霄。
身为袁家之主的袁逢,此时竟身着一套简朴的粗麻布袍,脚上沾满春泥,俯身轻柔地抚摸着田垄边特意新品麦苗。
麦苗密而阔挺、郁郁葱葱,与旁边田里稀疏、穗小的旧品种麦株相比,犹如鹤立鸡群。
“二百四十斤……”
袁逢低声重复着这个数字,饱经风霜的脸上,沟壑纵横的皱纹里盛满了难以言喻的激动与虔诚。
这是他去年于实验田中,单亩耕地收获的小麦产量。
而今,那些经过改良的种子,再种下去之后,再一次生长出如此挺拔的青苗,便足以证明,他的研究终于获得了进一步的突破。
他抬起头,望向东方巍峨的洛阳城阙,眼中闪烁着泪光,“王师…袁某…幸不辱命!”
时间拨回去岁秋收!
良种初试锋芒。
当袁逢亲自监督收割、脱粒、过秤,最终那沉甸甸的数字被司农寺小吏用颤抖的声音报出时,围观的所有农官、老农,乃至闻讯赶来的其他官员,全都瞠目结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