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在看我。”周昭低声说。
“谁?”
“所有没能留下名字的人。”她抬头望天,“他们不再满足于被人记住。他们想回来,站在这里,指着那些高堂华屋说:‘那是用我们的尸骨垫起来的。’”
裴萤颤声问:“你能阻止吗?”
“不能。”周昭摇头,“但我可以引导。若任其发展,整个国家将陷入记忆战争??每个家族都会要求复原属于自己的‘真实’,哪怕扭曲事实也在所不惜。到时候,不是历史重塑现实,而是现实被撕裂成千百种互相冲突的‘历史’。”
她取出静心珏,那枚温润如玉的晶石此刻内部光芒流转,似有万千细语在其间穿梭。这是心源种的核心,也是连接所有共鸣者的枢纽。传说它源自上古祭司以千年怨念炼制,后经周昭母亲净化,转为唤醒记忆之用。但她一直隐瞒了一个秘密:**静心珏不仅能放大记忆,还能选择性地压制某些频率的共鸣**。
换句话说,她拥有“遗忘”的力量。
“我一直不用,是因为怕重蹈覆辙。”周昭抚摸着晶石,“可现在我明白,真正的平衡,不只是记住与遗忘的比例,而是谁来决定什么该被记住,什么该被放下。”
她闭目凝神,将静心珏置于心源树根部,启动“归频仪式”。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操作,相当于直接干预全国范围内的心源共鸣场。稍有不慎,可能导致大规模神识紊乱,甚至诱发群体性失忆。
七日七夜,周昭未曾合眼。
她在意识深处与那股新生的集体意识对话,倾听它的愤怒、它的诉求、它的绝望。她承诺将云中断列为国家级遗址,立碑铭冤;她宣布启动“百城复名计划”,逐一考证并恢复历史上被刻意抹去的地名;她还提议设立“赎罪日”,鼓励贵族与官僚后代公开忏悔祖先罪行,并以实际行动补偿受害者后裔。
最终,那股意识渐渐平静。
云中断的幻影消失了,但碑石已立,名单已录。黑花退去,苗岭重归青翠,唯有陈阿娥墓前留下一圈永不枯萎的白色铃花,宛如守护之环。
***
三年后,第一份封存史料提前解禁??正是那位少年呈上的《边州戍卒实录》。守忆会评估认为,当前民情稳定,教育普及,公众已有能力理性看待历史创伤。发布当日,七大学院同步诵读名录,金莲铃响彻九州。
令人意外的是,事件并未引发暴乱或报复。相反,许多曾参与当年清洗行动的家族后人主动站出来道歉,有的捐资建纪念馆,有的协助寻找遗骸安葬。一位年逾八十的老将军跪在纪念碑前,泣不成声:“家父是执行者……我这一生都在逃避,今天终于敢说出真相。”
周昭受邀出席仪式,却未登台发言。她只是静静站在人群之外,看着阳光洒在新刻的三百个名字上,听着孩童们一字一句地朗读。
那一刻,她想起了母亲。
那个在寒冬深夜偷偷抄写族谱、却被守旧阁抓走的女人;那个至死未能见到女儿一面的母亲。她曾发誓要让全世界听见她的声音,如今,她做到了。
但她也知道,这条路远未结束。
五年后,忘川书院迎来第一批毕业生。他们不叫“史官”,也不称“学者”,而是自号“忆衡使”??专职调解因历史披露引发的家庭与社会矛盾。有人帮兄弟俩化解因祖产归属争执三十年的恩怨,只因共同读到了曾祖父遗书中“愿后人和睦”的嘱托;也有人协助少数民族部落找回失落的语言与歌谣,使其文化得以重生。
而在皇宫深处,皇帝病重垂危。临终前,他召见周昭画像,最后一次喃喃道:“你说得对……若有来世,愿做个不说谎的人。”
新帝即位,年号“启明”。
登基大典上,他做了一件前所未有的事:亲手将一块青铜简放入太庙地宫,上面镌刻着历代帝王未曾公开的过错清单。他宣布:“自今日起,皇室不再追求‘完美正统’,而求‘诚实承责’。若有失德,任由后人评说。”
举国震惊,继而沸腾。
人们开始真正理解周昭所说的“平衡”??不是妥协,不是拖延,而是一种更深的勇气:敢于面对黑暗,又不被黑暗吞噬;愿意铭记痛苦,却不让它主宰未来。
又一个冬至,赎忆日。
周昭独自登上湖心岛,这一次,她终于伸手摇动了铜铃。
叮??咚??
一声清响,荡开十里湖波。
紧接着,四面八方传来回应:村庄里的孩童摇响自制的小铃,书院学子击磬诵名,边关将士以刀鞘敲盾,寺庙僧人撞钟和鸣……整个大陆仿佛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共鸣腔,将记忆之力层层传递,最终汇聚于心源树顶。
万千铃花同时绽放,洁白如雪,香气弥漫天地。
周昭仰头望去,忽然看见一朵花中浮现出母亲的身影。她不说话,只是微笑,然后轻轻挥手,像小时候哄她入睡那样。
泪水滑落,她却笑出了声。
“娘,”她轻声道,“他们都记得您了。”
风再次吹过,铃声不绝。
这一次,不再是哀悼,也不是审判。
它是呼吸,是脉搏,是这个民族终于学会带着伤疤活下去的证明。
而周昭知道,只要还有人愿意倾听,心源树就不会死去。
因为它扎根的,从来不是土地,而是人心深处那一缕不肯熄灭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