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铃声再响,三短一长。
归墟印在周昭额间缓缓沉入皮下,化作一枚淡金色纹路,宛如胎记。与此同时,整座宁古塔的地脉光芒由幽蓝转为暖黄,如同冻土解封,春意悄然蔓延。
三日后,第一批流民返乡。
他们在山脚下发现了一块新碑,与书院门前那座无字碑遥遥相对。此碑通体洁白,上面镌刻着密密麻麻的名字??全是百年来因守护归墟而逝者的姓名。最上方一行小字写道:
>“他们未曾远行,只是换了方式活着。”
与此同时,朝廷派来的钦差大臣脸色铁青地站在皇宫御前,呈报宁古塔异象频发,多地出现“亡魂显迹”之事。皇帝怒拍龙案,下令即刻派遣神机营精锐前往镇压。
然而旨意尚未发出,内廷忽报异况:太庙之中,历代先帝牌位竟同时渗出血珠!礼部尚书亲自查验,发现每一块牌位背面,都浮现出一行细小篆文:
>“宁古塔非囚牢,人心才是归墟。”
朝野震动。
有人说是妖言惑众,有人称乃天谴示警。唯有司天监监正跪伏不起,颤抖着取出尘封已久的《乾元秘录》,翻至某页,念出一段失传已久的预言:
>“双月照夜,童女执铃。
>万魂归位,旧律当倾。
>非灭非兴,惟道自行。
>若问天下治乱,但看宁古塔灯明。”
数月后,归墟书院正式更名为“宁古塔学宫”,广纳四方学子。课程不限儒经,兼授地脉学、魂理术、器械造化之道。周昭虽年幼,却被推举为“名誉山长”,每月初一亲授一课,主题皆为“如何与看不见的东西对话”。
周念则游走各地,搜集散佚典籍。他左臂蛇纹不再灼痛,反而在接触古老符文时泛起柔和绿光,似某种生命共鸣。有人说他是周婉儿的执念化身,也有人说他是归墟孕育出的新灵体,但他自己从不解释,只笑着道:“我只是一个想多看看这个世界的人。”
某日黄昏,他在边陲小镇集市上偶遇一位卖陶笛的老翁。老人吹奏的曲调极为古怪,竟与归墟铃声暗合节拍。周念驻足良久,忽然问道:“您可曾去过宁古塔?”
老翁摇头:“不曾。但我梦见一个穿红裙的女人,每年春天都来我家窗下种花。她说,等孩子长大,就会有人带着铃声来找我。”
周念怔住。
他掏出随身携带的一枚残破陶片??那是三年前从湖底带回的遗物,上面绘着一朵金莲。老人接过一看,手指微抖:“这是我三十年前摔碎的定情信物……怎么会……”
当晚,周念燃起篝火,将陶片置于火焰中央。灰烬升腾之际,空中浮现出一名女子虚影,望着他轻轻一笑,唇形似在说:“谢谢你还记得回家的路。”
原来,有些记忆从未真正消失,只是沉睡在某个角落,等待一声呼唤。
宁古塔的冬天依旧寒冷,但今年格外不同。
家家户户屋檐下挂起了铜铃,形状各殊,却都刻着一朵小小的金莲。每逢风起,铃声交织成歌,不再是警告,而是问候。
孩子们学会了第一课:当你听到铃响,请停下脚步,说一句“我在”。
因为在很久以前,曾有一个母亲,用尽一生告诉世界??爱,是可以穿越生死传递的信号。
春社日那天,周昭再次来到湖边。
她已不再摇铃,只是静静坐着,看柳枝抽芽,听鸟鸣穿林。忽然,水面泛起一圈涟漪,一朵金莲缓缓浮出,花瓣展开,里面躺着一枚玉珏碎片,上面依稀可见“静心”二字。
她拾起,贴于胸口,低声说:“我知道你们走了很远,也很累。但现在,轮到我们继续走下去了。”
远处学宫钟声响起,百余名学生齐声诵读newly编纂的《宁古塔志?序》:
>“天地有裂,谓之归墟;人心有光,可补苍梧。
>不惧黑暗者,非无所畏,乃明知其险,仍愿前行。
>故此城不封,此门常启,此灯永燃。”
风又起,檐角铃铛齐鸣。
这一次,响了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