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36章理短(第1/2页)
日头渐升,辛娘子扒拉了一大盆菌菇面,就提了半只新鲜的火腿,跑到附近经营茶社的柳阿婆家送礼去。
一准又是为了说媒的事。
柳阿婆倒不是媒婆,不过她儿子,闺女很是出息,女儿嫁的男人是个当兵的,不幸战死,她一个人拉拔小叔子,小姑子,靠着一手刺绣硬是把家业撑起来,还供了小叔子读书。
儿子入赘了个大盐商,听说如今岳丈对他十分倚重,家里生意多托付给他,他一个普通农户子,居然很有生意头脑,这几年把岳家的生意给翻了好几番,更难得为人忠厚老实,疼爱妻儿,在附近也算有口皆碑。
大家便都觉得柳阿婆有福气,她又是个热心肠,嘴巴还俏,乡亲们自然喜欢找她来保媒拉纤。
这两年她还真给促成了几对佳偶,婚后日子都过得十分不错。
杨菁对此倒不怎么担忧,那柳阿婆是个聪明的小老太太,脑子灵光,必不会做那些个吃力不讨好的事。
她一准看得出自己不想胡乱嫁人,便肯定不会接辛娘子的话头。
杨菁细嚼慢咽地吃着杂粮饼子,又剥了个新腌好的鹅蛋,鹅蛋吃起来不像鸡蛋那么滑,但也油润得很,更绵密,和饼子的麦香一合,十分适口。
因着镇北侯家那一桩人命官司,谛听上下都觉得她该休息,硬是给放了一日假。
虽说在家会被辛娘子各种明示、暗示赶紧嫁出去,可和偷懒休息的愉悦比,这点代价也不是不能付。
反正辛娘子也就是嘴上叨咕两句。
吃完了朝食,阿绵把煮好的大麦茶给杨菁倒上,一边盯着小宝拿草木灰好好刷锅刷碗,一边替他检查书包。
书包是杨菁拿家里的碎布头给小宝做的,那些碎布头,有辛娘子给人缝补衣裳,帮着杨震做一些椅垫,床垫之类剩下的边角料,还有杨菁从谛听带回来的绫罗,很多料子相当出彩,色彩也好,杨菁挑了些深浅不一的月白,底部缝了一圈鞣制得挺括的狼皮,四角还杨震的铆钉固定了皮子镶边。
整个看着精致又漂亮。
杨菁还在表面上缝了小宝的名字,行书,端是有那么几分行云流水。
虽说刺绣她没正经学过,可如今手比以前还稳,缝线这等事,对她来讲,比吃饭难不到哪里去,绣几个字而已,还是能绣得很好看,反正小宝特别满意。
小宝刷完了锅碗,就高高兴兴背着书包出了门。
阿绵叮咛他:“在学堂老老实实读书,敢胡闹,看我怎么收拾你!”
训完了小孩儿,顿时又变了脸色,温温柔柔地拿了两个卷饼,塞给站在门口,牵着驴等小宝的赵小乙。
“劳烦小乙哥了。”
赵小乙受宠若惊地接过来,吞了口口水,赶忙保证:“阿绵你放一百个心,我保准照顾好他,看着他进学堂再走。”
扶着小宝坐好,赵小乙赶紧咬了口卷饼,差点没把他给香迷糊。
不得不说,他每日这般积极地来接杨小宝,被杨家的朝食给养刁了嘴巴,实在是个极重要的原因。
其实小宝的学堂也不过隔了两条街,以前杨震只是偶尔有空才接送,不过杨菁来了以后,实在不放心七岁大的娃娃自己出门。
别的不提,上回她带阿绵和小宝赶早集,出去的早,撞上了抬尸人,抬尸人拉走了一连串流民,乞儿的尸体,吓得杨菁灌了孩子两天药汤,生怕小孩儿骇病了。
正好赵小乙每日赶驴车去几个酒楼送水,她就替小宝包了车。
辛娘子眼看菁娘每月给赵小乙三十文,就为了儿子坐车去上学,心下都有些无语,私底下和杨震感叹,说这小丫头是真疼弟妹,比她还会操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6章理短(第2/2页)
赵小乙果然亲自送小宝进了李秀才学堂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