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狮虎,宰狼熊,你说是普通书生?

第六十四章 锻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六十四章锻刀(第1/2页)

“那野鸡野兔你留着以后吃,今天晚上,一定要吃猪!”刘启豪爽地笑道。

“这野猪……有那么好吃么?”

秦伯年疑惑地看向赵虎扛着的野猪,他以前也不是没吃过野猪肉,和鸡肉兔肉比起来味道差多了。

可赵虎却神秘兮兮地和他笑道:“哈哈,秦叔,你今晚要是不过来,那你以后可要后悔喽!”

赵虎这番话,更让秦伯年觉得好奇,回到自己住处,秦伯年先把野兔野鸡藏了起来,然后赶紧去了刘启家。

等他到了刘启家,已经看到赵虎已经把野猪的皮扒了,刘启和赵含嫣她们正在清理野猪的肉和内脏。

不出一会功夫,一顿香喷喷的水晶淆肉和卤内脏做好。当秦伯年第一次吃到那如同果冻似的水晶淆肉,脸色立马变得震惊。

“这是什么东西,怎么能这么好吃!”

从来没吃过水晶淆肉的秦伯年,第一口就被这独特的美食震惊。

以前他身为城防军的卒长,吃了不少军队伙食,可他敢保证,就算是军营里的伙食,也没有刘启做的这道水晶淆肉好。

“呵呵,好吃吧?不过这也吃不了多久了,等开春这道菜可就做不成喽!”刘启微笑回应道。

他心里大概估计了一下,除非明后两天再抓到野猪,否则这次的野猪就是他们今年最后的一顿水晶淆肉。

“当家的,你真有本事!”

秦伯年夹了一块卤猪内脏放进嘴,顿时又被内脏那种特殊的口感和味道征服。

几人坐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吃了顿饭,第二天早上,刘启、赵虎还有秦伯年,三人拉着做好的水晶淆肉到镇上进行售卖。

当水晶淆肉再次出现在镇上,立马又引来了许多人的抢购。

很多人尝了水晶淆肉,一直忘不掉那个味道,甚至有两家酒楼的老板,还想请刘启供货。

只是因为没办法大规模生产的关系,刘启最终只能选择拒绝他们。

几十斤的水晶淆肉,几乎不到一个时辰,就被抢购一空。

刘启他们这一趟出来,轻轻松松又赚了几十两银子。

“走,秦叔,虎子,咱们去铁匠铺。”

手里提着银子,刘启带着他们二人直奔铁匠铺。

“当家的,你要去铁匠铺打点什么东西?”秦伯年好奇问道。

“我不用打东西,我是给你打的。”刘启微笑道。

“嗯?”

秦伯年愣了一下,旋即三人来到镇上一家铁匠铺。

“老板,给我打一把武器,按他的吩咐去打,用精铁!”

刘启指了指身边的秦伯年,一听到他要给自己打造一把精铁武器,秦伯年马上惊了。

“当家的,你这也太贵重了,我用普通的武器就好,用不着精铁的。”

精铁打造的武器,动辄就要十几二十两,与其用这笔钱拿去买精铁武器,秦伯年更乐意让刘启收着钱,以免日后发生战乱灾祸。

刘启推开他的手道:“诶!秦叔,有句话叫好刀不误砍柴工,你的身手本来就好,要再加上精良的装备,以后老虎都能打死一只,你就收着就是!”

“这……那好吧,多谢当家的好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十四章锻刀(第2/2页)

秦伯年对着刘启抱拳行礼,眼眶中带着一丝温热,他看得出来,刘启是看的起他,才会给他买这么好的刀。

要换做别人,没把他踢出门就不错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不学鸳鸯老
不学鸳鸯老
殷花月是庄氏派来监视他、禁锢他的一条狗。她冷血、虚伪、永远端着一张假透了的笑脸,替他更衣梳头,替他守门点灯。一天十二个时辰,李景允有十个时辰都在想怎么让她滚。可后来……她真的滚了。他慌了。amp;m…
白鹭成双
偏护寡嫂不成婚?扇完巴掌嫁权臣
偏护寡嫂不成婚?扇完巴掌嫁权臣
【医毒双绝+打脸爽文+渣男火葬场+男主又争又抢】大婚前夜,宋云棠撬开裴昭书房的锁,搜出不属于她的肚兜。她才得知,裴昭那些没画五官的神女图画的从不是她,而是他的寡嫂沈姝宁。眼看克己守礼的…
喵大仙儿
背叛老好人正道夫君后
背叛老好人正道夫君后
收藏数:28393我夫君沈长异是个很无趣的人,我讨厌他。此人不会哄人开心,不会挣钱养家,甚至连生孩子都不会。话很少,情绪平淡至极,唯一的优点便是极其疼我,从不忤逆。沈长异很忙,我偶然听他说自己在某座山上修..
何所往
漂亮炮灰总被男主盯上[快穿]
漂亮炮灰总被男主盯上[快穿]
林依玉从小吃美貌红利长大,没想到死了还能继续吃。因为长得好看,所以意外死亡后,她被恶毒炮灰系统绑定了。“反正照剧本演呗,啥人都能干,我当然选一个长得好看的了,美貌是系统唯一生产力嘿嘿……”不靠谱的颜..
mini小章鱼
阁皂山下
阁皂山下
曾经身为备受呵护的厂长千金,却在一场改革风暴中坠入命运的谷底。她的父亲大力推动制药厂改革,引入丸剂生产线与承包制,然而却遭到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最终父母双双离世。背负着质疑与伤痛,陈知微毅然闯入男性主导的药材行业,决心证明父亲所走道路的正确性。她白手起家,历经重重磨难,一步步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药业集团。故事以中药材与文化为线索,聚焦两代药人群体,细腻地描绘了他们在时代巨大变革中的坚守、创新与拼搏
徐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