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金刚

第九十七章 山雨欲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九十七章山雨欲来(第1/2页)

随着赫烈做火供的次数越来越多,而且还有大家在火供同时跟着共修念诵火供仪轨。

这些师兄在同一时间念诵火供仪轨时,每个人身上发出一道光柱直冲云霄,这些在全国各地的光柱又形成了一个大光罩结界。

有一次十八尊者参加完了火供,说了两个字:壮观!

但这势必影响到了一些众生,比如夜里出来干坏事的众生。引起了夜叉、魔众、精怪等的不满。还派来一个蝙蝠精来警告。

赫烈一看,都是众生,也不能把人家怎么的。便领众发愿:

请三宝护法神加持,我等所做火供不影响干扰到众生。还真好使,这样真屏蔽了火供对这些众生的影响。

在这段时间里,赫烈又向观音大士求了千手千眼上的所有法宝,弥勒大士的袋子。

观音大士告诫赫烈,不准拿这些法宝去做坏事,否则会被收回。

这就是赫烈经常只动用金刚索的原因,再狠点就是用如意金箍棒,其他的法宝没怎么敢用,他怕伤到众生。

赫烈还得到了四把宝剑法宝,一把是秽迹金刚手里的宝剑,剑刃上有锯齿,有威慑群魔之效果。

一把是布入母剑,具有帝王尊贵之气;一把是文殊宝剑,一把是大势至剑。

大势至剑,赫烈在法界从来没有拔出来过,因为威德势力特别强大,仅仅只是把宝剑拔出鞘来,周围的一些众生都会魂飞魄散。

有一天,赫烈忽然发现自己腰上不知何时起多了一把小桃木剑。

一查才知道,这把桃木剑是赫烈母亲的心念所化,母亲对儿子的担忧和思念,化成了一把法界中的,保护儿子的桃木剑,赫烈知道缘由后不禁泪目。

因为他主修秽迹金刚法门,曾经向秽迹金刚明王求了十万的秽迹神兵,后来他感觉不够,又想再求一些秽迹神兵。

赫烈心想反正开一次口,索性狮子大开口,这一次求十亿秽迹神兵,秽迹金刚明王还真给了他,还给了他一面大旗,可以号令秽迹神兵用的。

通过这么多场的火供,赫烈和一起共修的师兄们,见证过在火供现场参加火供的师兄的不同反应。

有当火点起的那一刻开始恶心呕吐的,也有咳嗽的,也有什么事情都不知道就昏过去的。

也有附体在身上的蛇和各种众生离开后,身上觉得轻快的;还有临产前脐带缠颈变成顺产的等等。也超度了好多啖精气鬼。

那个时候赫烈还以为凭自己的能力只能把众生超度到天界呢,所以每次火供都意念往天上超度。

终于有一天,在火供时来了位天官,告诉赫烈说他最近做火供超度,往天上送了好多“傻子“似的众生做天人。

只能给这些众生安排一些简单的比如看门的位置。让赫烈想想办法,让这些超度上来的众生有些智慧。

因为火供结束时,要把群功德回向给这些受供的众生,确实没有专门开智慧的功德。

赫烈一想,不是说“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么?那印经肯定是能开智慧的了。这就是群里增加印经项目的原因。

这样做火供超度大量的众生,引起了魔众的关注。因为啖精气鬼减少了,供魔众的精气也少了,所以开始有魔众的小首领准备要对赫烈他们动手了。

有段时间,群里对外开启了个人案例火供的项目,好多人来报名。

其中有一位临水斤市当地的孝子。还没开始给他做火供,就有啖精气鬼来干扰。

啖精气鬼被赫烈全部捆起来后,他们也哭着说自己是有苦衷的,盗来的精气他们也吃不到多少,得上缴给上面的头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宗门弟子都在种梗
我宗门弟子都在种梗
穿越成穷酸宗主?热梗种成梗植,灵植宗靠种植横扫修仙界!栓Q草怼人,退退退藤防敌,这群种“梗”的弟子,把修仙界玩出新花样!…
竹海隐渔舟
重生之执子之手
重生之执子之手
“/&&metaproperty=“og:image“content=“.zgjpdsm/img/1/1912.jpg
楚秋
集邮大师[娱乐圈]
集邮大师[娱乐圈]
#明天入v,v当天三更奉上#“我们至今不知道,亭玉的社交圈到底有多大。”——艺人们最害怕亭玉的手机被偷亭玉:“怕我手机里有男艺人们的裸]照吗?”林亭玉,作为第一个SOLO出道的外国籍歌手创造无数记录,让后辈歌手们敬若神明除“RB代表”“商演的王”“综艺之神”外,最出名的是她“社交女王”的称号E中E人林亭玉突然在采访中自爆:“我恋爱了。”粉丝们发动“男朋友是谁”的搜查行动却直到公布婚讯前都没找对人
公子绯悠
大唐:请陛下归天
大唐:请陛下归天
(有两百六十万字,高订一万二精品《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一本,大家可放心入坑。)……他奉命亲手勒死了玄宗皇帝。他在床榻边上看着肃宗皇帝咽下最后一口气。他在长安,逼代宗皇帝引火自焚。他在洛阳…
太清妖道
敲骨吸髓?重生另选家人宠我如宝
敲骨吸髓?重生另选家人宠我如宝
前世,苏舒窈不管怎么付出,也比不过妹妹家人嫌她心机深沉,不如妹妹单纯善良、纯洁柔弱为了微薄的亲情,她处处忍让,直到妹妹看上了她的未婚夫她被灌下迷药,扔到了马夫床上名节被污、财产被夺、婚事被抢他们将她踩入尘埃……
清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