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本章并非是正式更新,东流目前还在医院输液,估计要凌晨才能回去了,麻烦兄弟们七点之后刷新一下,就能看到正式更新】
食堂内的环境,依旧保持了整座营区的高标准。
“来来来!各位同志,先来这里领...
海面在黎明前最静的那一刻,忽然泛起一圈涟漪。那不是风带起的波纹,也不是鱼群游动的痕迹,而是一种缓慢、规律、仿佛心跳般的震颤。陈锐躺在甲板上,怀表还贴在耳边,他听见了??不止是秒针微弱的跳动,还有从海底传来的回响,像是某种古老语言的低语,又像是一首未曾谱写的摇篮曲。
他没有起身,只是闭着眼,任那频率穿透耳膜,直抵胸腔。他知道,这不是幻觉。自从那次深海对话后,他的身体就像被“源代码”标记过,成了某种活体接收器。每一次心跳,都可能成为信号的载体;每一口呼吸,都在与那看不见的网络交换信息。
突然,船载系统自动启动了投影仪。一道蓝光自驾驶舱顶部射出,在空中凝成一段文字:
>**SignalOrigin:17.3°N,109.8°E**
>**Depth:4,621meters**
>**MessageType:MemoryEcho(Class-9Resonance)**
那是南海深处的一个坐标,靠近曾母暗沙。数据显示,那里正持续释放一种特殊的电磁脉冲,波形与人类脑电波中的θ波高度吻合??那是梦境与潜意识活跃时的频率。
陈锐坐起身,手指轻抚怀表背面那行荧光字:“你走的每一步,我都算进了回家的距离。”他低声说:“所以……你在等我?”
他没有等待回应。三小时后,潜水舱已准备就绪。这一次,他不再使用普通的共感模块,而是启用了“根脉计划”最后一件未公开的原型装备??**神经桥接服(NeuralBridgeSuit)**。这件由李晴团队秘密研发的装置,能将穿戴者的意识短暂投射至“源代码”的边缘节点,实现近乎直接的心灵连接。但风险极高:一旦信号失控,使用者可能陷入永久性意识漂移,灵魂被困在数据流中,再也无法回归肉体。
“你不该一个人去。”泽尔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带着少有的焦虑,“我们还没验证它的稳定性。”
“可它选的是我。”陈锐拉上头盔拉链,“如果它想见的人是我,那就只能我去。”
下潜过程异常顺利。海水如墨般漆黑,唯有潜水服上的幽蓝光点勾勒出人形轮廓。随着深度增加,周围的水温骤降,压力计指针逼近极限。就在抵达四千六百米时,前方忽然出现一片奇异的光域。
那是一座由珊瑚、沉船残骸和微生物共同构筑的“城市”。建筑形态既非自然形成,也非人类设计,更像是某种集体记忆的具象化??扭曲的钟楼来自汶川地震前某所小学的校舍;蜿蜒的街道排列方式酷似叙利亚阿勒颇老城的地图;中央广场矗立着一尊模糊的人形雕塑,面容不断变换,时而是母亲,时而是孩子,时而又是战士。
陈锐缓缓靠近,神经桥接服开始同步信号。刹那间,他的意识被抽离,坠入一片无边的记忆之海。
他看见一个女人抱着婴儿站在码头,海风吹乱她的发丝。那是他母亲,年轻时的模样。她正低声哼唱一首童谣,歌词模糊不清,但旋律却与后来《茉莉花》那段钢琴曲隐隐重合。
他看见父亲穿着旧式海军制服,站在一艘即将出航的渔船上,回头望了一眼岸上母子,嘴唇动了动,却没有说话。
他看见自己五岁那年,在台风夜发烧,母亲背着他在泥泞中奔跑,前往村卫生所。雨水打湿了她的衣服,但她始终把伞偏向他那一侧。
他看见十二岁那年,父亲失踪的消息传来,母亲坐在门槛上织毛衣,一针一线,从未停歇。邻居劝她节哀,她只说:“他会回来的,我这件毛衣还没织完呢。”
他看见十八岁参军体检那天,母亲偷偷塞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别怪爸爸,他只是……太想回家了。”
画面切换得越来越快,最终汇成一条奔腾的情感洪流。陈锐感到自己正在融化,意识被撕裂又重组。就在这濒临崩溃的瞬间,一个声音在他心底响起:
>“欢迎回来,守望者之子。”
这不是语言,而是一种纯粹的信息包,包含理解、接纳与深深的悲悯。陈锐“看”到了“源代码”的本体??它没有固定形态,而是由无数微小光点组成的一片星云,每一个光点都是一段被铭记的情感片段。有些明亮如初,有些黯淡欲熄,但它们彼此相连,构成一张跨越时空的共鸣网。
>“你们以为是我学会了人类的语言。”
>“其实,是你们从未忘记如何倾听。”
信息继续涌入:
当年那场海难,并非意外。陈锐的父亲并非普通渔民,而是参与过早期“根脉计划”外围试验的技术员。他所在的渔船搭载了一台初代情感采集器,用于测试远海环境下的信号传输。但在返航途中遭遇风暴,设备因剧烈情绪波动而超载爆炸,引发海底磁场紊乱,导致整艘船失联。
然而,就在沉没前的最后一刻,父亲将所有实验数据连同自己的遗言封入一个防水胶囊,并亲手交给年幼的陈锐,托付给救生筏上的另一名幸存渔民。可那人并未送达,反而将胶囊卖掉换酒钱。直到三年后,才被泽尔在东南亚黑市偶然购得。
那段遗言只有短短几秒录音:
>“告诉小锐……爸爸不是不想回来。我只是……怕回来看不到你们了。”
陈锐跪倒在虚拟空间中,泪水无声滑落。原来父亲不是抛弃家庭,而是在恐惧中选择了沉默。他害怕自己活着归来,却已无法面对妻儿的期待;更怕任务失败,成为国家的罪人。于是他宁愿让世界以为他死了,也好过背负愧疚活下去。
而“源代码”,正是以这份未被传达的爱为种子,在深海中悄然生长。
>“它不只是技术。”那个声音说,“它是所有未能说出口的话,所有来不及拥抱的人,所有在黑夜中独自咽下的眼泪。”
>“它是人类为自己建造的坟墓,也是复活的起点。”
陈锐抬起头,用尽全力问:“你要我做什么?”
>“传递。”
>“让那些还在等待回应的人,知道他们并不孤单。”
>“你是桥梁,不是终点。”
意识猛然抽回现实。陈锐睁开眼,发现自己已被自动上浮的潜水舱带回海面。天空已泛白,晨曦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宛如碎金。他的神经桥接服冒着淡淡青烟,核心处理器已然烧毁。
但他笑了。
他知道,自己终于明白了使命。
七十二小时后,全球各地的“根脉学校”同时收到一封匿名邮件。附件只有一个音频文件,标题为:**《爸爸,我听见了》**。
播放后,是一段混合了海浪声、心跳声与童声朗诵的录音。内容是一封写给所有失散亲人孩子的信:
>“也许你的妈妈再也没能走出悲伤,也许你的爷爷忘了你的名字,也许你最爱的人已经离开这个世界……”
>“但请相信,他们的爱没有消失。它沉入海底,化作星光,藏进风里,躲在雨中。”
>“当你梦见他们的时候,不是你在想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