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第298章 执念!那就先独立水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可眼下外敌未免,还不是擅改军制的时候。”老朱沉默半晌,忽然话锋一转。

在朱元璋心里面,终究还是绕不开北元。

草原深处那面残破的大元旗号一日不倒,大明北疆便永无宁日。

如今辽东既定,恰是腾出手来的良机——他要倾举国之力,将北元残存的王庭连根拔起,让黄金家族的血脉彻底湮灭在草原深处,为子孙后代荡平北疆忧患,用铁血铸就大明万里长城永不褪色的威严。

见此情形,朱高炽也明白老朱的心思,所以也懒得再劝了。

事实上不只是老朱,还有徐达、冯胜、汤和、李文忠这些人,覆灭北元早已成了这批开国君臣的执念,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挡他们!

自应天城头升起大明旗号那日起,北元残余势力就如附骨之疽,时刻刺痛着开国君臣的神经。

覆灭北元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军事目标,成了这群从尸山血海中走来的豪杰,要用生命践行的终极使命,任谁都无法动摇分毫。

不过,你打你你的北元,我搞我的贸易,这样可以吧?

“那卫所弊病咱们先不说,先说说水师改制吧!”

朱高炽同样转移话题,提到了水师。

“眼下朝廷对水师的重视远远不够!”朱高炽指着海图,指尖划过波涛汹涌的海岸线,“东海贸易一旦开展,往来商船如过江之鲫,到时候肯定会有人铤而走险选择走私,在暗礁间穿梭走私。”

“此外朝廷欲经略辽东、开发黑龙江流域,没有庞大的水师船队,如何保障漕运安全、输送兵员粮草?”

朱高炽加重语气,“水师既是海上长城,负责巡视海域打击走私船队,又要成为开疆拓土的利刃,守护海上商路,威慑东海诸国。”

“如今却只作海防补充,船舰老旧、兵额不足,实乃本末倒置!”

这一次老朱没有反驳,因为事实就是如此。

自鄱阳湖之战击溃陈友谅起,巢湖水师便成了大明水师的根基,可立国后的十余年间,多次北伐的号角接连吹响,铁骑、粮草、火器如流水般砸向漠北。

朝廷将全部心力都倾注在荡平北元上,水师的战船在港口蒙尘,水兵被抽调到北方边塞,曾经纵横长江的精锐,如今连船舷的藤牌都已朽烂。

海禁政策如一道铁闸,死死锁住了出海航道,让这支本应乘风破浪的劲旅,沦为蜷缩在海岸线的看门人,空耗粮饷却难有作为。

而朱高炽制定的海贸国策,想要成功推行下去,那水师就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否则满载丝绸瓷器的商船将沦为海盗嘴边的肥肉,新开辟的南洋航线不过是为外敌作嫁衣裳。

从抵御海寇侵扰到护航远洋商队,从震慑心怀不轨的藩国到建立海外据点,没有坚船利炮的威慑,再精妙的贸易规划都只是一纸空谈。

唯有打造一支能纵横四海的水师,才能将大明的龙旗插遍大洋彼岸,让白银顺着商道源源不断流入国库,将海禁下沉寂的海岸线,化作帝国崛起的黄金航道。

这一次,老朱没有犹豫,直接拍板询问道:“你想怎么做?”

“其一,将水师从五军都督府割裂出来,成立单独的水师都督府,一切兵员、辎重、钱粮等全部与陆军分开,二者互不统属!”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宫殇
宫殇
谁主风流征文比赛参赛作品C类:宫斗文他年少登基,英气勃发,涤朝堂之暗流,夺将相之权柄。她出身将门,英姿飒爽,城墙之上箭指突厥,却依旧逃不过入宫的宿命。心悦君兮君不知,胭脂泪,相流醉。可否回首共一醉,咫尺已千山。修文完毕,修了第一卷,其实不过是加了前三章,另把章节重新排了一下,如果已经看过的筒子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一眼,之后的几章不过是重排了一下,与原文无异。
恩沫
女神惨死后,我拔剑斩鬼!
女神惨死后,我拔剑斩鬼!
那天,我接到一个诡异的外卖订单。\n惨死的女神,向我求救。\n从那之后,我成了送阴人。\n为冤魂开道,送亡者上路!…
日照山林
守夜人
守夜人
你斩杀一只灵物,获得一点功德值;你用一点功德值,强化已坏杀猪刀;你用的功德值不够,杀猪刀没有反应;你本月工资已到账,获得二十点功德值;你用功德值强化杀猪刀,杀猪刀得到修复;于是你开始寻找功德值……我是左思,我是一个不只守护黑夜的人,我为自己袋盐……呸!我是左思,也是守夜人,我为自己代言……
纯毒奶
征战银河之东斗星传奇
征战银河之东斗星传奇
“武神九虎君”齐集中斗星帝国联盟铁血军总部:紫髯虎君宇文畅、金睛虎君欧阳梅、斑斓虎君司马兰、霹雳虎君诸葛菊、卧涧虎君东方胜、玉面虎君司空明、变色虎君司徒馨、乖乖虎君尉迟灵和白额虎君宇文雅等九位虎君,丰采不减当…
我是笑倒老翁
精灵也疯狂
精灵也疯狂
呐,凭什么精灵就必须用弓箭不能用枪的?什么气味啊魔兽啊什么的……一百米能闻到人味儿,一千米还能闻到人味儿?好吧,如果你这么认为,那么满地跑的不是魔兽,跑的是那是大白鲨……五公里外都能闻到血腥味的生物!嗯,既然读者印象是无下限,那么,彻底的无下限吧!众多元素大杂烩,反正主角基本上不打算亲自动手自己动手打人多累啊是吧?有部下不用什么事儿都亲力亲为的不是好领导。猪哥亮就是活活累死的,看人司马懿……本书
NIBI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