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368章踏凌霄,斩玉皇!(二)
吼!
一声震撼天地的咆哮,那玲珑宝塔的虚影直接被邓肯单手托起,随即他的身影开始飞速膨胀,转瞬间化作了屹立于天地间的巍峨巨人。
——法天象地。
面对同时显露出三头六臂和法天象地的邓肯,凌霄宝殿上玉帝的神色终于有所变化,凝声道:「护法金人何在?」
轰!
气浪奔腾,云海倒卷。
一尊尊铭刻无数符文的金甲神人浮现,却不知道是用什麽宝物炼制的,身上居然还有战争杀戮领域的一缕法则。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邓肯此时的道行已经接近天帝位格,仅仅是掐指一算,便知晓了这东西的来路,难怪有一丝兵伐的气息。
「巨灵神何在?」
那凌霄宝殿上,随着玉帝的话音落下,一道道的神灵虚影开始由虚转实,有些是已经封神的存在,有些则是尚未封神但已经凝聚神位的虚影,不过当祂注入自身的道行后,也宛若护法神般凝聚出一副躯壳形体。
这若是在西方便是异界神侍丶半神丶从神丶属神等。
这是由道门塑造的玉皇大帝所统领的天庭体系,去掉了很多上古时代的神灵,并且在元代从民间诞生了西游记的雏形。
「天师何在?」
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玉皇大帝手持三宝如意,口含天宪,直接召出了三道天师的法身化身,分别是张天师丶葛天师和许天师。
张道陵的化身手持木剑鬼道符籙,葛玄的化身手持一卷《太清丹经》,许逊的化身手持万仞身边有蛟龙的虚影。
后世有四大天师的说法。
除了前面的这三位外,还有一位天师此时尚未出世,乃是南宋时期的萨守坚,他也是神霄一脉的代表人物,不过后世很多人都不知道他。
——张天师(化身)(天师道)(八星银灰色)。
——葛天师(化身)(太清丹经)(七星银灰色)。
——许天师(化身)(斩蛟)(七星金色)。
这三道天师的法身全部都是在世神仙境,至少也是陆地神仙的水平,其中为首的张天师更是道行高深,竟然法身也能召唤出八星银灰色的实力标记,这若是在西方世界里面,天师道千百年的香火信仰积累下来,张天师估计封神都轻而易举。
「二郎神何在?」
那玉帝的身影站在凌霄宝殿上,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前方的一道虚影渐渐由实转虚,然后出现了一尊威风凛凛的神灵身影,却是跟邓肯记忆中的二郎神有所差别,手中拿着的也并非是三尖两刃刀,而是一柄沉重的开山斧,腰间佩戴着分水剑。
三官大帝丶四象神位丶五德星君丶六丁六甲丶北斗七星君等。
甚至在下面的神灵虚影里面,还有八仙的倒影,九曜星的虚体,然后是二十八星宿,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等一应俱全,可以说后世很多道门的神话体系,都是在宋朝时期成型的,玄武变成真武也是这个时期。
有意思。
这是打算召唤出天庭的众神法相围殴自己吗?
在西方有时候异界神侍不一定要召唤神灵的,牧师可以信仰某个概念,然后从某个概念里面召唤异界神侍驱使。
眼前的玉皇大帝做得也是差不多的事情。
那些神位都在天庭的体系里面,具体是谁,是哪个人,谁坐在那个神位上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神位已经存在,并且深入人心,祂便直接能以神位召唤出对应的神灵法相。
当然,这样的神灵法相终归还是差了一点,只能算是神位赋予战斗灵智的法身。
如果有人执掌了这个神位,那麽你召来的便是这位神灵的意志了。
「清源妙道真君何在?」
面对眼前玉帝召唤出来的诸多神灵法相,邓肯的神色十分平静,他抬手的瞬间,好似有一道人皇幡落入掌心,当初的滚滚黑烟已经化作了霞光万道,正是天道法则打上的补丁,遮掩了人皇幡的本质,将其装饰得宛若封神榜一般。
话音落下。
在邓肯的面前,一道手持三尖两刃刀的英武身影浮现,额头中央的一只眼睛已经睁开,刚刚显露身影,便惊骇得眼前的敌人神色不安。
凌霄殿外,两个二郎神对峙!
也不知道哪个是真的,或者说,这两个二郎神都是真的。
一个是这些年道门推波助澜扶持起来的二郎神面相,另一个则是邓肯用国家官方祭祀承认受封的清源妙道真君。
开山斧对上三尖两刃刀。
虽然邓肯召出的二郎神法身看起来更像是真的,可是真正交手的时候,那个拿着开山斧的二郎神却是完全占据上风,毕竟他手中的那把开山斧是货真价实的法宝,玉皇道君的凡身驻留人世数百年,能找到的神兵利器都被他拿光了。
与此同时。
三道天师的身影同时对着邓肯出手,天庭中的诸多神灵法相也布下天罗地网。
这三个道门最强的天师联手,估计连吕道人都扛不住,邓肯自然不会任由敌人将自己重重包围,他一抖手中的人皇幡,刹那间一抹玄黄的气息汹涌而出,仿佛是华夏历史长河的一抹倒影传出回响。
随即一个头戴黄巾,长发狂舞,身着道袍,目光坚毅的中年道人身影缓缓浮现,他口中低吟道: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太平道-张角(化身)(中央黄极黄角大仙)(八星金色)!
嘶。
这是怎麽回事?
看到眼前头戴黄巾长发狂舞杀气腾腾的中年道人身影,那玉帝唤来的三位天师法身都不由瞬间感到一阵牙疼。太平道张角在道门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也是早期道教的原始山头之一。
张道陵的孙子张鲁便是三国时代的人物,也就是说张角其实跟张道陵没差几代,但天师道的影响力在当时是远不如太平道的。
不过因为黄巾起义的缘故,太平道直接遭到重创,后世道门为了获取统治阶层的支持,也抹去了很多太平道的传承。
道家转化为道教的标志。
一个是五斗米道,另一个便是太平道。
五斗米道当时入教还得缴纳五斗米,而太平道则是什麽都不要,你若是快饿死了,去求大贤良师,他是真给你一口饭吃。但在此方世界的历史中,大贤良师张角也一样是病死的,一个修道擅长符水治病的道门高人,最后居然是病死的,只能说天意如此。
「贫道张角。」
「请苍天赴死!」
道门不是只有符籙一脉的解释权,太平道一样有请老天赴死的传统。
若不是发动黄巾起义,太平道的影响力将远超道门的任何分支。
张角手持一卷《太平经》,他的身影一浮现,密密麻麻的雷霆便朝着四面八方扩散,仿佛是天罚之雷般,逼得眼前同样擅长道法的三位天师狼狈躲避。
除了张道陵算得上是张角的前辈,其他两位天师学得不少法术都是源自于太平道。
这位大贤良师虽然不在后世的四大天师行列里面,但是人家干得那可都是大事,历代道门高人论搞事的能力,无人能够比得过他。
——太平丹青!
一卷古籍随风而起,宛若是天书般笼罩凌霄殿外,直接镇压了葛天师手中的太清丹经。
——黄天大法!
张角的须发狂舞,身后天雷滚滚,好似要劈他自己,又好似要劈碎一切挡在他面前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