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47章尽力(第1/2页)
他们一行人又坐客船沿长江而下。
来上海首要目标一:压力表。
他们找到了上海仪表厂。现在国内压力表产量极低,工艺复杂,主要优先供应电站、船舶和大型化工企业。
“沈局长,不是我们不支持,我们的产能一个月也就几百只,排队都排到明年去了…”厂方负责人很无奈。
帝国主义对我们禁运,造成了上海工业生产的极大困难,大量原材料断绝。
沈局长退而求其次:“那…有没有等外品?或者次品?只要核心的宝塔管没坏,刻度不准没关系,我们能自己重新标定!我们是用于低压锅炉,精度要求没那么苛刻!”
沈局长已经了解到具体情况了,现在他不求最好,能用就行。
厂方负责人被这个“土办法”惊呆了,犹豫再三,最终从库存里协调了一百多只精度略差但可用的压力表,并答应在后续排产中“见缝插针”再提供一些。
目标二是机床。
他们跑遍了上海的重机厂、机床厂。全新的龙门刨、落地车床想都别想。
最终,他们在上海物资局和一些老厂子的淘汰设备里,淘到了两台旧的英国产落地车床和一台需要大修的龙门刨床。
虽然老旧有些厉害,也就跟沈局长差不多的年纪,但考虑经过大修和刮研,精度完全能满足粗加工需求。
沈局长如获至宝,立即安排拆解装车发运。
现在能拔脓的都是好膏药,就不要嫌弃那么多了。
沈局长一行人风尘仆仆地回到NC。
他们带回的成绩单是,五百吨珍贵的铸造生铁,152只压力表和后续的供应承诺,数台急需的二手大型机床。
成果显著,但遗憾也不少。
心心念念的新镗床、大型立式车床最终没能搞到;铜料的缺口依然很大;许多更精密的设备依然遥遥无期。
在工业局的总结会上,沈局长既兴奋又疲惫地说:“同志们,我们这次出去,算是‘抢’回了一点家当!但这只是开始!接下来的硬仗,是在家里怎么把这些材料和设备,快速变成产能!前进厂、民生厂、通用厂…你们要给我立下军令状,设备一到,立即安装调试;生铁一到,立刻开炉化铁!我们要让省委看到,我们南昌的工业战线,是一支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队伍!”
消息传到“前进厂”,陈晓克和老师们傅们士气大振。
他们知道,最艰难的外部物资关卡,局长已经为他们豁出面子、磨破嘴皮地攻克了。
剩下的,就是他们用技术、汗水和智慧,在车间里真刀真枪地干出来!
这时NC市内已经组织起来多个机械合作社,一些老匠人们联合起来,按照前进厂的要求生产零部件。
一时间城内外都是叮叮当当的打铁声。
整个NC市的机械协作网络,如同获得了燃料和弹药的机器,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强度,轰鸣着运转起来。五百台的目标,从一个令人窒息的数字,变成了一个可以分解、可以攻坚、可以企及的战斗目标。
……
工业局没有找到陈晓克需要的设备,陈晓克一点也没有气恼。
他现在经常查资料,知道新中国现在真正是如何一个一穷二白。
钢铁产量低、机加工能力弱、化工生产依赖进口、电子工业落后……。
整个都不如一个殖民地国家。
就比如隔壁的阿三,47年建国时,各方面的工业数据都要比中国漂亮。
所以沈局长能讨要回来这种物资和设备,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至于那几台设备修复的问题,前进厂也是出了大力。
看着铭牌都是前清一个时代生产的家伙,陈晓克也只能拍拍了它,还得让它们出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