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华东区工业部为了这种胚料,可是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解决,再这里居然搞到了,这不得不让他意外。
“是通过一些……以前的特殊渠道弄来的,”陈晓克谨慎地回答,这说辞他可以早就想好的,“是高质量的合金钢,经过初步锻打和正火处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0章视察(第2/2页)
徐科长点点头,不置可否,又指向机床:“这铣床,不像国内产的?也没见过的型号。”
“是以前遗留下来的进口货,具体来源……也比较复杂。”陈晓克继续模糊处理。
徐科长再次点头,没有追问来源,这种事情他不想过多过问,他就想确定这里能否生产。
接着转向了技术问题,“这种螺旋伞齿轮,加工难度很大,对刀和分头很重要。你们是怎么保证精度的?热处理打算怎么做?南昌好像没有能处理这么大件齿轮的炉子。”
他的问题一个接一个,专业且犀利,直指核心难点。
陈晓克深吸一口气,知道展示真正价值的时刻到了。他并没有试图隐瞒困难,而是实事求是地回答:
“首长您说到点子上了。精度方面,我们主要靠老师傅的经验和反复测量校正。”他指了指刘师傅和一旁工作台上的各种量具,“我们制定了严格的流程,每加工一步都要检测。至于热处理……这确实是我们目前的短板。我们初步的想法是两个:一是如果量不大,可以尝试联系武汉或者上海的大厂协作;二是如果部队需要量大,我们恳请首长考虑支援我们一台旧的渗碳炉,我们想办法自己修复和改造,摸索着做。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渗碳淬火的技术参数。”
徐科长静静地听着,脸上依旧没有什么表情,但镜片后的目光却微微闪动了一下。
他显然注意到了工作台上那些绘制规范的工艺卡片、检测记录表,以及工人们虽然紧张但有条不紊的操作流程。这个厂,比他预想的要规范得多,也坦诚得多。
他们没有吹嘘能力,而是清晰地摆出了困难以及解决困难的思路。
虽然这并不能说明之前他们是如何生产出来的零件。
“走,去看看你们已经做好的成品。”徐科长直起身说道。
陈晓克和罗文昌连忙引路,来到那间临时布置的“展厅”。当徐科长看到桌子上那些擦拭得锃亮、在灯光下闪烁着金属光泽的成品零件时,他的脚步停顿了一下。
他拿起一个斯图亚特坦克的气缸头,翻来覆去地查看,特别是那些复杂的油道和水道加工面,以及光滑如镜的缸盖结合面。他又拿起一组离合器片,检查其平整度和摩擦材料的均匀性。
看了足足十几分钟,他才缓缓放下零件,目光再次看向陈晓克,这一次,眼神中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和凝重。
“陈经理,”徐科长的声音依旧平稳,但语气加重了几分,“你们厂的条件,比我想象的要艰苦。但是,你们做出来的东西……超出了我的预期。特别是这种质量的一致性,很难得。”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周团长和师部的报告,我没有全信。今天来看一看,我心里就有底了。你们确实有能力,更有决心解决部队的难题。”
“首长过奖了,我们只是尽了全力……”陈晓克谦虚道。
“不必谦虚。”徐科长打断他,“困难还很多,尤其是批量生产和材料供应。你们提出的协作和设备支援请求,我会认真向师部和装甲兵司令部反映。样品,”他指了指那几个成品,“我各带走一个。你们准备一下,尽快提供一份详细的产能规划和所需支援清单给我。”
“是!我们尽快。”陈晓克应道,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他知道,徐科长这一关,算是初步通过了。
只是真正的挑战和机遇,此刻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