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哪怕现代这种老式的机床已经淘汰,许多技术也都已经用不上了。
其他学徒都跟着学习。
一时车间里弥漫着切削液的味道和金属摩擦的尖啸声,每一个人都全神贯注。
罗文昌忙着布置“展厅”——将已经完成的、锃亮的成品零件像珍宝一样陈列出来,旁边配上简洁的说明。
同时,陈晓克也让罗文昌去打听南昌城里哪里能做简单的热处理,以备徐科长问起时能给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切都在紧锣密鼓而又井然有序地进行着。陈晓克站在车间门口,看着里面忙碌的景象和那些正在被精心雕琢的“半成品”,知道真正的考验即将到来。
他成功地将未来的技术优势,隐藏在了符合时代背景的艰苦加工过程之后。
现在,就等待徐科长的到来了。
就在陈晓克和刘金生师傅带着工人们,对着那几个关键零件的半成品胚料鏖战了两天,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几个主要加工面都达到了图纸要求的精度时,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卷着尘土,停在了“前进机械修理厂”的大门口。
实际上把精度放宽一些,并不需要按照现代的高精度,而是按照现在的精度,制造起来难度并没有那么大。
加上陈晓克找来的这些设备,虽然历经沧桑,但也确实是经典的设备。
在沉淀几十年之后,金属应力已经释放,虽然达不到现代精度要求,但这个时代却是完全足够。
罗文昌得到消息,第一时间小跑着迎了上去。
车上下来三个人。为首的是一位四十岁上下、身材精干的中年军人。
他穿着一身洗得有些发白但极其平整的黄绿色军装,风纪扣扣得一丝不苟,腰间皮带扎得紧实,脸上戴着一副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而沉静,仿佛能穿透一切表象。
他并没有急于进门,而是先站在门口,仔细地打量了一下厂牌、围墙和厂房的整体格局,眼神如同扫描仪般掠过每一个细节。
这位,显然就是坦克第2师后勤部的徐科长。
他身后跟着一位更年轻些的干事,手里拿着笔记本和公文包,神态恭敬。开车的则是一位表情严肃的司机兼警卫员,手一直看似随意地搭在腰间的枪套附近。
徐科长没有坐船沿长江来江西,而是坐浙赣铁路的火车来到南昌,由2团的后勤干事开车接他们,来工厂考察。
而2团现在正在忙碌整体搬迁,周团长他们没有时间过来,只能派人配车从火车站接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