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拜眼见庆王被逼迫答应称帝,这才露出一丝笑容。
“老臣拜,拜见皇帝陛下!”
拜立刻起身,对庆王行礼。?承恩等蒙古将领也笑嘻嘻的对庆王行礼,口称“皇上”。
“这是陛下,你们严肃些!”?拜呵斥道,“从今天起,大王就是大明正统!”
庆王木偶般坐在那里,似乎心如死灰。可是偏偏那槁木般的心中,却又燃烧着一种小火苗。
?拜当即召开军议告诉诸将,庆王大明亲藩,天潢贵胄,应该被拥立为帝,建国河西,到时大家都有封赏。
叛军将士们听到这个消息,原本低落的士气,顿时高涨起来。
人就怕没有盼头,目标、方向。一旦有了,精气神就不同了。
拜等人之所以强迫庆王称帝,既是穷途末路之际的豪赌,也是为了提振叛军士气,凝聚军心。
蒙古四分五裂,各自为政,没有合适的旗帜了。反倒是大明亲王能成为他的一杆旗帜!
就算当年英宗被俘入蒙古,也会受到蒙古勇士的敬重,甚至有蒙古部落愿意臣服效力。
果然,如今将士们听到要拥护庆王称帝,又再次充满了斗志。
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造反都干了,反正都是死罪,不如干脆拥立亲王称帝,或许还能死中求活!
“万岁!万岁!“
三千已被汉化的蒙古叛军,齐声高呼,很多人主动对着庆王下跪。
“大明汗!”
“万岁!”
精神恍惚,宛在梦中的庆王,听到将士们的呼喊忍不住又是惊恐又是...惊喜!
这种巨大恐惧交织巨大喜悦的情绪,简直无法言喻。
他满脸潮红,如饮美酒,浑身打摆子般的颤抖不已,一双眼睛亮的怕人。
“大王……”庆王妃花容惨变,两腿发软,一双小脚再也站不稳的委顿在地,痛哭流涕,“这怎么得了,怎么得了啊。呜呜呜...”
一群王子、郡主们也是呆若木鸡。
年仅十五的世子,此刻一张俊美的脸蛋也涨得通红。他站在父亲身后,双拳捏的紧紧的,忽然大声喝道:
“朱棣是篡位!他有什么资格称帝!当今皇帝也不算数,父王就是正统!”
“父王!就连蒙古勇士都拥护父王,遑论汉家百姓!当今皇帝几年不上朝,大明没有这样的昏君!”
王妃如遭雷击,不敢相信的看着自己的长子,目中满是惊骇之色。
“帅锌...你,你好大的胆子...你...”庆王哆哆嗦嗦的指着自己的儿子,忽然感觉自己的儿子是那么陌生。
“父王!母妃!”身材挺拔的朱帅锌此刻站的笔直,简直是在嘶吼,“我们过的什么日子!是猪圈里的猪!羊圈里的羊!是朝廷的囚犯!这就是朱家子孙吗!”
“爹!娘!我们没有自由!除了吃穿用度,我们不如普通百姓!是谁让我们变成这样?是谁!是朱棣和他的子孙!”
“凭什么!凭什么他朱棣能篡位,夺取长房的地位,享受天子尊荣,却让我们这些藩王承受苦果!太祖是让藩王当塞王,为国家长城,不是猪羊!不是酒囊饭袋!更不是被软禁在王府的囚犯!”
“就连当地的小官儿,都敢欺负我们堂堂王府!我们请府外的郎中抓药,都要低声下气的贿赂官员!这还是大明亲王的礼遇吗!”
“我不服!我是世子,可我不愿当这样的亲王!朱棣能反,我们反不得?!”
“今日有?拜老将军拥护,比朱棣的朵颜三卫强多了!这是天意啊父王!”
?拜深深看了朱帅锌一眼,目光不加掩饰的欣赏。想不到之前不吭不响的庆王世子,居然比他爹强多了。
庆王就像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儿子,他忍不住厉声喝道:
“放肆!你放肆!你...你忘了宁王和安化王的下场了吗?”
“父王,无非是成王败寇而已!”朱帅锌咬牙说道,一双眼睛充满着戾气,“他们输了,就是乱臣贼子!朱棣只不过是赢了!”
“如今我们庆王府,哪里还有退路?父王,将士们在看着父王,还请父王说句话,以慰将士之心!”
“你...你...”庆王指着自己的嫡长子,再也说不出来话来。
朱帅锌眼见父亲如此怯懦,干脆心一横,直接站出来大声喊道:
“诸位将士!等我父王登基为帝,诸位皆有封赏!宁夏、甘凉,有很多军民心向庆府!若在甘凉称帝建国,民心必然归附,事情大有可为!凉州易守难攻,实为王霸之基!”
“退一万步,就算我们打不下甘凉,也可去西域建国!听说那里也有水草丰茂、物阜民丰的好地方!也曾是汉唐故地!有商人告诉我,那里互不统属,相互征战,肯定不是我们的敌手!我们横竖有退路!”
“总之,进可席卷关中,争霸天下,退可割据西域,自成一国,人人皆有庄园、奴隶!”
不少被汉化的叛军将士,听到这里忍不住下拜。
“太子殿下!”
“大明汗!万岁!万岁!”
?拜忍不住哈哈大笑:“好好好!这才是太子殿下的豪迈之气啊!不愧是明太祖的子孙!”
“传令,给陛下披上黄袍,今日就拥护陛下称帝!”
“等到陛下称帝,或许就有人来投奔了。”
很快,庆王就被赶鸭子上架般,被拜等于拥到星湖海边上的高坡,简单的祭告天地和太祖,然后三千多人一起行叩拜礼。
当晚,星湖海畔一片欢腾,呼声动天。
庆王在叛军的安排下,封拜为蒙古人最喜欢当的太师,封拜之子承恩为冠军侯、骠骑大将军。其他蒙古诸将,皆有封赏。
然后封王妃为皇后,世子为太子。
?拜连夜派人去周围传檄,说庆王已经称帝,愿意投靠的,尽快来投。
万历二十年四月二十,庆王在贺兰山下的星湖海称帝。
消息传出,在附**房千户所军屯的上千军户连夜来投。这些军户就是军官的奴隶,早就忍无可忍。此时听到庆王称帝,毫不犹豫就来跟随。
整个天下,都将被庆王称帝震动。很多对朝廷不满的人,都会暗中前往西北,投奔庆王!
“什么?庆王称帝?!”
得到消息的朱寅,终于听到了最不想听的事情。
从?拜带走庆王的那一刻起,朱寅就隐隐担心?拜会立庆王为帝。
那意味着,他作为明军统帅,就必须要消灭庆王,给朝廷一个交代。
灭了庆王,就是大功在手。若是灭不了庆王,他不但没有功劳,还可能被治罪,贬官是最轻的。
李如松等人也都是神色难看。庆王称帝是天下大事,要是不能尽快消灭称帝的庆王,他们都是罪无可绾!
从监军到将领,都会追责!
“主公,”商阳低声说道,手中折扇一合,“事不宜迟,请主公立刻上奏,就说拜早有立庆王为帝之心,此次王师前来,拜挟庆王仓皇逃走,仍然不忘立庆王为伪帝....”
朱寅听的连连点头,不禁夸赞道:“昼明不愧是当年浙直总督的幕僚,深知朝堂情弊啊。有昼明在,吾无忧矣。’
“还请昼明立刻为我起草奏疏。”
“好。”商阳立刻为朱寅草拟题本。
朱寅都有点自闭了。好好的宁夏之乱,搞出个庆王称帝,全乱套了,全变了!
情报也不是万能的啊。
果然,历史不是自己能玩弄的!
搞不好,自己会栽在西北,再也爬不起来。
朱寅的奏疏写完之后,还将奏疏的内容告诉李如松等人。
李如松也赶紧上奏。
隐藏的意思都是:拜立庆王为帝早有图谋!绝非被逼之下的临时起意。
奏疏写完之后,朱寅亲自下令:“盖我钦差关防!速速将军情送到提塘处,让塘官尽出塘马六百里加急!京城、大同、凉州、延缓、甘肃,塘报都要送到!”
按制,六百里加急只能用来传送最紧急的军情、大事。
庆王称帝这么大的事,当然要用最快的塘报。
朱寅写奏疏的同时,虎牙特务们也赶紧行动起来,去宁夏城制造?拜早就想立庆王为帝的证据。
朝廷拿到这些证据,就会坚定的认定:拜一开始就想立庆王为帝,造反的主要目的就是拥立庆王,希图拥立大功。
朱寅和商阳这么干也是无奈。因为他们很清楚万历和那些大臣的尿性:凡事喜欢找人背锅,屁大的事都担不起,鸡蛋里挑骨头,谁做谁错。
倘若不这么干,朝中就会有人认为,拜之所以能立庆王为帝,是因为自己杀不力,追击失利,给了叛军机会,逼的叛军搞出拥立庆王的把戏。
那么自己就要背黑锅!有功变成有过!
制造这些证据,证明?拜立庆王是早有预谋,甚至是造反目的,自己就能搞清干系了,那些人也就没了借口。
既然?拜拥立庆王是早有预谋,为此不惜谋反,那他何时拥立,什么情况下拥立都正常,也就和朱寅的作为扯不上关系。
如此一来,朱寅平叛之后功劳就更大。就算不能平叛,最多也只是贬官。
政治的微妙和凶险,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