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98章拾金不昧
世界是一个由不断运动丶变化和发展的过程构成的统一整体,而非静止不变的孤立事物的简单堆积。
所以人就是要在世界变化中寻找规律。
森田流送来的消息是促进变化的一部分,但应该不是坏事。
成天现在就是一个包着屎的巧克力,谁碰都落不下好。
王曜还等着用它钓大鱼呢。
吃完饭,王曜没有掺和她们的温泉活动,去旁边剧组落脚的酒店见了一下关锦朋等人,沟通了拍摄问题。
关锦朋提出既然要取景,江户的夜景是标志性的镜头,可以提前去采风,王曜联系了李小木,让他帮忙带着剧组去新宿几个着名景点取景,王曜和关锦朋也过去感受一下新宿的夜文化。
歌舞使町,一个听上去就让人会心一笑的地名,高楼大厦繁华背后颓废的灯红酒绿,将这个江户最核心的娱乐区域割裂成了阴阳两面。
东宝大楼还未建立,原址科马剧场前同样充斥着各种身穿花里胡哨的东瀛青年,造型夸张程度比国内已经逐渐没落的杀马特更加扎眼。
不过杀马特这个群体本身就是从东瀛亚文化分子过去的,源头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东瀛文艺圈诞生的视觉系摇滚,这种新型式兼具了西方嬉皮士文化以及华丽摇滚结合东亚本土阴暗癫狂的特点。
甚至影响了全球的亚文化审美,比较代表的就是高丽权志龙和华夏的杀马特。
这个群体的气质特点很好辨认,那就是『颓废」,东亚新一代视觉系群体,已经从文艺圈衍生到社会了,因为千禧年后东瀛经历了「网吧难民」爆发问题,因为经济低迷导致失业人群激增,这些人只能在廉价网吧过活,无法承担江户的高房租。
因此东瀛网吧也变成了独特的「寄居式」不但配备榻榻米,还配备公用淋浴丶微波炉等设施,规模接近上万人,也成为流浪人群。
而最开始这些人群都是失业的中年群体,但后面因为大环境问题,倒是很多青少年也因经济衰退导致家庭变故,走上了这条道路,最后在未来几年内规模越来越大,甚至形成了一个群体,名为『东横少年。
差不多就是国内精神小伙丶精神小妹的状态,他们大多数都是被家长抛弃,或者遭受过暴力侵害等不得不逃离流浪,这个群体虽然五毒俱全,但是背后却带着互帮互助的『生存文化」。
因为长期失语状态,在讨论原生环境之后受到街头视觉文化影响,所以着装打扮十分夸张,目的就是通过『显眼包」的形式来向世界控诉自己的存在并非毫无价值。
王曜等人走过三条街道,至少经历了上百次风俗娘的生意招揽,其中大多数都是做爸爸活的视觉系女孩。
其中有一些即便涂的跟鬼一样,依旧能看出不错的底子。
AKS的洼田志估计就是看中这个群体的潜质和廉价性,稍微包装一下就能获得数倍收益才搞的养成系偶像。
一时间竟然不好评论,是好是坏。
相比未来短视频时代,华夏那些精神小伙精神小妹凭藉红利和显眼包属性实现财富积累改变命运,这群人才是真的体验了人间炼狱,「这麽多青少年,东瀛不管吗?」关锦朋出柜很多年了,虽然东瀛经常来,但是歌舞使町这个区域还是第一次来,看到这种情况一直眉头紧锁。
香江早年也有很多援交妹,甚至现在楼凤还是合规的,但情况似乎也没有东瀛这麽夸张。
「管?管理的手段就是驱逐。」李小木轻一声。
「它们不是出生率紧张吗?怎麽还不重视?」王曜挑眉道。
「出生率跟不上畜生率的环境,怎麽重视?这座貌似繁华的城市,其实早就烂到根子里了,不过,也是它们罪有应得,天道好轮回。」李小木冷笑一声。
王曜看了他一眼,虽然他已经入了东瀛籍,但看来根子还是稳的。
这几条街道都归李小木管理,听说有两三百家店,从业人数过万,这里算是他真正的主场了,整个人的气质都有了变化。
剧组采风人员在他小弟的陪同下四散开来,李小木带着王曜穿梭在各种街道巷口,介绍着小故事和历史。
王曜参观完整个歌舞使町的环境氛围后,在那群流浪群体身上看到了未来『慢脚文化』的缩影,这个世界上失语的人群注定会归于小众。
但,却因大环境不同,同运不同命。
「这是一片可以写出无数故事的素材库。」关锦朋最后评价道。
「就是因为故事太多了,所以也没有倾诉和表达的必要。」王曜反而发出一声轻。
关锦朋愣了下,随即也跟着笑了「说的有道理,烂大街的故事,确实没人愿意看,大家还是爱看一些平日里见不到的故事。」
「如果不仰头望着月亮,在泥泞中寸步难行。」李小木笑了笑。
「小木哥也是个哲人啊。」王曜打趣道。
「有感而发罢了,毕竟如果能白天走在太阳底下,谁愿意走夜路呢?」李小木摇头道。
「如果给这些人一个工作机会,不知道有没有价值。」王曜摩着下巴。
「王总不必动侧隐之心,不排除他们之中确实有可怜人,但大多数都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有些人就是天生坏种,很难甄别。」李小木连忙分享了几个农夫与蛇的故事。
比如某个善良的中年男子见地雷少女可怜,给她吃喝,然后地雷少女转头拉上另外一帮人把他家里洗劫一空,最后还弄死了的故事。
而且这种事情,还不是个例,早期几乎平均每周都会发生相关案件。
「怪不得东瀛影视作品都那麽离谱,原来是取材现实啊?」关锦朋听闻后擦了擦额角的汗水。
「我不是发善念,只是觉得这些人有闲有精力的,是很不错的数字游民群体。」王曜笑道。
「啊?」李小木和关锦朋同时愣住了。
数字游民这麽高科技的名词,怎麽能跟这些街头非主流挂钩上的。
但殊不知偌大的企鹅帝国建立,非主流群体才是功不可没。
王曜吸取了一下『慢脚文化」的用户特徵,觉得这个群体确实很适合成为撑起某个网际网路平台的基本盘。
Ms平台想要进入东瀛市场,需要一批忠实用户,『她力量」这套在东瀛基本上是行不通了,因为东瀛版本太超前了,很难像高丽一样一发入魂。
但街头亚文化群体,确是一个很好的流量耗材群体。
他们有时间,有精力,还有愤怒,可以完全沉浸在网际网路世界中,只需要给他们的愤怒点燃引线,他们就会成为最稳定的内容输出者。
Ms马上要迎来移动端时代,大大降低了所有人上网的成本,以前想要上网必须要去网吧或者自已买电脑,智能机时代后就只需要一部移动终端设备就可以搞定。
硬体条件满足,剩下的就是网络问题。
「小木哥应该也知道什麽是水军公司吧?」王曜笑道。
「当然,最近几年还挺火的,不过一般都是报社垄断。」李小木点点头。
「我有个想法,小木哥可以在周边相对偏僻的地方成立一家公司,这家公司提供手机租赁业务,没钱没关系,只需要在网络平台上发足够多的帖子,就可以换来手机/电脑的使用时长,不需要像网吧那样提供太大的场地,只需要提供设备和wifi无线网络,按照业内标准,差不多一条帖子有5」8元的收益来摊平成本,当然,想要靠这个盈利是不可能的。
这个目的就是在这群人中,发现有天赋,有领导力或者有文笔煽动性的人才,招纳进来获得更大的收益,相对比传统水军公司的雇佣制,小木哥相当于坐拥金矿啊。」王曜脸上带着温煦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