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将近期苏联政局动荡的时间轴展示给她看:戈尔巴乔夫权力持续削弱,叶利钦宣布俄罗斯主权独立,波罗的海三国相继发表脱离声明……军队开始撤防,官僚系统陷入瘫痪。
“再过二十天,‘海葵’会面临两个选择:要么自封为主权实体,要么等待被新政府接管。而科学家不会关心政治归属,他们只想保住研究成果和性命。”
“所以你想趁乱劫走他们?”
“不。”秦远摇头,“我是来救他们的。如果不走,等新民族主义政府上台,这些人会被当成苏联余孽清洗;如果留在原地,西方情报机构也会抢着绑架他们。只有我们,既不要他们背叛祖国,也不强迫他们改变信仰,只给他们一条活路。”
英格丽沉默良久,终于点头:“我可以帮你联系一名清洁工,她在‘海葵’工作十年,认识每一个科学家的脸。但她有个条件??她的女儿现在被关在维尔纽斯精神病院,说是‘思想问题’。”
“放人交给我。”秦远说,“明天中午前,你会收到释放令扫描件。”
当天深夜,秦远再次接入系统,启动第三次也是当日最后一次模拟。
【模拟推演?第3次】
场景设定为12月10日清晨,“海葵”基地外围暴风雪肆虐。秦远率领一支由“波罗的海之剑”成员组成的八人小队,伪装成电力维修组进入园区。利用清洁工提供的门禁卡,成功潜入B区数据中心,下载全部实验资料。
正当准备撤离时,警报响起。监控显示,基地指挥官已启动紧急封锁程序,并下令销毁所有样本。
千钧一发之际,秦远启动备用方案??提前安插在基地食堂的一名厨师引爆厨房燃气管道,造成局部火灾。混乱中,科研人员被迫疏散至露天停车场。
他亲自带队冲入人群,高喊:“中国人来接你们了!跟我们走,飞机已在文茨皮尔斯港等着!”
部分科学家犹豫,但看到远处升起的浓烟和持枪奔跑的士兵后,终于有人带头奔向接应车辆。
车队疾驰十五公里抵达港口,一艘悬挂塞浦路斯旗的冷藏货轮正等待靠岸。所有人登船后十分钟,第一批追兵赶到。
货轮鸣笛启航,驶入北海风暴带。
画面定格,字幕浮现:
【拉脱维亚生物工程团队成功转移。关键技术保存率97.6%】
【成就解锁:风暴之舟】
【北纬45度第二阶段完成度50%】
秦远睁眼,嘴角微扬。
可行。
他立即拨通“织网者”电话:“我要一份维尔纽斯第三精神病院的值班表,还有最近七十二小时内进出记录。另外,准备一架能在低空飞行的无人机,装载非致命性催眠气体。”
“你打算用化学手段救人?”对方语气罕见地带上一丝惊讶。
“不。”他说,“我只是让看守睡一会儿。毕竟,我们是文明人。”
四十八小时后,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郊外,一场悄无声息的营救展开。无人机掠过森林上空,精准释放气溶胶,致使哨岗五名警卫在十分钟内陷入深度昏睡。秦远带领两名本地志愿者翻墙而入,根据病历档案迅速找到那位十六岁的女孩??瘦弱、眼神呆滞,手腕上有自残疤痕。
“妈妈……”她看到清洁工照片瞬间哭出声来。
他们连夜驱车三百公里,将她送往波兰边境的安全屋。与此同时,英格丽通过地下渠道放出消息:一名掌握“海葵”绝密资料的科学家欲向中国出售情报,交易地点定于里加老城区某咖啡馆。
这是个陷阱,但正是秦远想要的。
果然,三天后,克格勃“猎犬部队”一支六人小队秘密潜入里加,伪装成外交人员入住希尔顿酒店。他们不知道的是,从机场落地那一刻起,已被“织网者”的卫星全程追踪。
秦远笑了。
敌人越是紧张,说明“海葵”的价值越高。
他换上一套灰色西装,戴上金丝眼镜,手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介绍信,堂而皇之地走进里加市政府大楼,申请对“海葵”基地进行“战后科研遗产保护评估”。由于近期国际社会对波罗的海科技资产流失高度关注,他的请求竟在二十四小时内获批。
“您将是第一位获准参观的外国专家。”接待官员笑着说。
“荣幸之至。”秦远微笑回应,心中却已勾勒出撤离路线图。
十天后,暴风雪席卷波罗的海。
“海葵”基地内,主发电机因积雪过重发生故障,全站停电两小时。就在这短暂黑暗中,三辆挂着渔业公司标识的卡车驶入后勤通道,车上下来一群身穿防护服的“应急维修人员”。
没有人注意到,其中一人腰间藏着一枚微型信号发射器,正不断向三十海里外的货轮发送脉冲编码。
秦远摘下口罩,走向实验室深处。
在那里,十七名穿着白大褂的科学家正围站在冷冻舱旁,神情复杂。
“你们不必相信我。”他用流利的俄语说道,“但我可以告诉你们一件事??三个月后,这个国家将不再叫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而你们的研究,会在乌鲁木齐的实验室里继续下去,不受审查,没有恐惧。”
为首的贝尔津什教授看着他,许久才问:“为什么是中国?”
“因为其他国家只想拿走成果。”秦远直视着他,“而我们,想留下你们的生命。”
风雪怒吼,掩不住远处港口传来的汽笛声。
又一艘船,即将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