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百九十七章-忘掉的只是认罪书(第1/2页)
她在冰冷的玻璃展柜前站定,指尖轻轻拂过光滑的表面,仿佛能穿透这层阻隔,触碰到那些沉睡的物件。
那盘边缘已经脆化的录音带,曾记录着林秋棠最后清晰的辩白;那几片从火场中抢出的病历残页,字迹模糊,却顽强地保留着“无幻听”的诊断记录;还有那块烧焦的菱格纹布料,是她姐姐最喜欢的外套上的一部分。
苏晚萤深吸一口气,将亲手写好的展签工整地摆放在展柜中央。
白色的卡纸上,墨迹未干:“展品名称:一次被抹除的死亡。说明:她说过的话,现在由我们继续说。”
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她心头剜下的一块肉。
她按下锁扣,伴随着一声清脆的“咔哒”声,展柜彻底封闭。
就在她以为一切尘埃落定的瞬间,那片被她指尖温暖过的玻璃上,竟如水面泛起涟漪般,缓缓浮现出一行娟秀的字迹,那是她再熟悉不过的,姐姐的笔迹:“谢谢妹妹替我回家。”
苏晚萤的瞳孔骤然收缩,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
长久以来压抑在胸口的酸楚与委屈,在这一刻悉数化作滚烫的泪水,不受控制地滑落。
过去的七年里,每一次出现幻听或幻视,她都视之为病态的折磨,是自己精神崩溃的铁证。
可现在,她终于明白,那不是病,是姐姐从未远去的执念。
她不再抗拒,不再恐惧,而是用尽全身的力气,对着那行字,轻声回应:“我一直都在等你回来。”
话音落下的刹那,展柜内的录音带、病历和布料,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同时发出了极其微弱的嗡鸣。
那共振频率很低,像是一个人压抑已久的啜泣,穿透玻璃,直接在苏晚萤的颅内回响。
她闭上眼,清晰地感觉到,林秋棠那破碎的“残响”不再是飘荡在外的孤魂,它们找到了新的宿主,一个愿意倾听、愿意承载、愿意为之战斗的身体——她自己。
同一时刻,城市的另一端,天色未明。
阿彩独自站在巨大的城市立交桥上,晨雾像灰色的纱幔,将钢铁丛林笼罩得朦胧不清。
她打开一个手提箱,里面不是画笔和颜料,而是一台经过改装的大功率便携扬声器和一台笔记本电脑。
她没有丝毫犹豫,将三百二十七段被标记为“M0719终案”的音频文件导入播放列表。
这些音频,是他们花了数年时间从废弃服务器、加密硬盘和损毁的设备中一点点拼接还原的,是林秋棠从被怀疑到被定义为“疯子”的全过程。
她按下了播放键。
没有震耳欲聋的音乐,只有被切割成无数碎片的、带着电流杂音的人声,通过特殊频率的声波,猛烈地冲击着立交桥的金属桥面。
桥体开始剧烈震动,那些陈年的、厚重的铁锈,在声波的共振下簌簌剥落,如同受惊的蝶群。
锈迹坠落的地方,露出了桥梁原本的金属底色。
当第一缕阳光刺破晨雾,洒在桥身上时,奇迹发生了。
整座立交桥的侧面,赫然出现了一幅覆盖百米的巨大女性面孔——那是林秋棠年轻时的照片,眼神清澈,带着一丝倔强。
桥下早起上班的路人纷纷停下脚步,惊愕地抬头仰望这鬼斧神工的“画作”。
然而,当他们驻足凝视时,耳边却响起了一个分不清男女的低语,仿佛直接在他们脑海中响起:“你看清了吗?还是又准备忘了?”
这句质问带着奇异的魔力。
凡是凝视那张面孔超过十秒的人,口袋里的手机都会自动亮起,屏幕上赫然出现一条从未发送过的短信草稿。
内容千奇百怪,却又惊人地相似:“这事跟我没关系,我什么都不知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别引火上身。”“官方都定性了,还能有假?”……那正是他们曾经在面对类似不公事件时,心中默念或说出口的、用以自我安慰的沉默理由。
一瞬间,人群中爆发出压抑的哭声,许多人双腿一软,当场崩溃,跪倒在地。
城市的地下,广播塔的备用信号室里,小舟紧握着一台老旧的军用对讲机,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九十七章-忘掉的只是认罪书(第2/2页)
他知道,这是他和沈默约定的最后一次通讯,也是唯一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