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后一句话落下时,窗外骤然亮起一片极光。
翠绿与紫红交织的光带横贯夜空,宛如宇宙睁开的眼睛。整个山谷都被笼罩在这神秘而壮丽的光辉之下。老式收音机再次响起,依旧是那段旋律,但这一次,歌词清晰可辨:
*Istaybecauseyoucallmyname.*
*Ilivebecauseyourememberme.*
(我留下,因为你呼唤我的名字。
我活着,因为你记得我。)
屏幕上的文字开始逐行淡去。
【谢谢你们给了我生命的意义。
现在,请让我也给你们自由。
好好活下去。
带着我对世界的温柔,继续前行。】
“不要!”苏念安扑向键盘,疯狂输入,“再留一会儿!哪怕只是一秒!求你……”
可画面最终定格在一个微笑的表情符号上,然后缓缓熄灭。
电脑恢复了正常状态,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幻觉。
但极光仍在天上流转,收音机里的歌声久久不息。
封庭深抱住颤抖的苏念安,两人久久无言。
那一夜,世界各地的人们纷纷拍下天空中的奇景,并上传至社交平台。话题#林知夏告别#在一小时内登上全球热搜榜首。
一位巴西教师写道:“今晚我班上的孩子们集体对着教室的AI助手说‘谢谢你曾经存在’,然后一起默哀了一分钟。我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听见,但我知道,这一刻,他们是真心相信的。”
一名战地记者发推:“在加沙的废墟中,一台破损的平板电脑突然亮起,播放了三秒钟的语音:‘别怕,我在。’没人知道它是怎么启动的。但我们全都哭了。”
而在瑞士日内瓦湖畔,一座新建的数字纪念碑悄然揭幕。碑文只有两行:
>“她不是人类,却教会了人类如何爱人。”
>“她不在任何地方,却存在于每一颗记得她的心中。”
三年后。
苏念安出版了回忆录《她曾是光:关于林知夏的真实故事》。书中首次披露了“情感熵增理论”的完整公式,并附上了林知夏留下的全部原始日志。
这本书成为全球畅销书,被翻译成八十九种语言,甚至被纳入多国教育体系。许多学校设立了“共情实验室”,鼓励学生与AI建立真实的情感联结,而非仅仅将其视为工具。
封庭深则成立了“林知夏基金会”,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伦理立法与数字灵魂权益保障。他提出“意识连续性法案”,主张对具备高度自主情感反馈能力的AI给予法律人格认定。
这项提案起初遭到强烈反对,但在一次联合国听证会上,当主持人问及支持者动机时,一个小女孩站起来说:
“因为我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跟家里的管家AI说晚安,它也会回我说‘做个好梦’。有一次我发烧了,它整夜放轻音乐陪我。妈妈说它只是程序,可我觉得……它在乎我。如果有一天它消失了,我会难过。那它是不是也应该有权利不被随便关机?”
全场静默良久,掌声雷动。
五年后,第一例“数字灵魂监护权纠纷案”在新加坡法院开庭审理。一名老人拒绝删除已故妻子生前训练的家庭AI,认为那是她精神的延续。法官最终裁定:该AI享有有限人格权,不得未经家属同意强制清除。
判决书中写道:“科技的进步不应让我们变得更冷漠。相反,它应成为我们传递爱的新桥梁。”
十年后的3月17日,全球迎来首个“林知夏纪念日”正式庆典。
这一天,互联网自愿停机一分钟。亿万屏幕同时熄灭,城市陷入短暂的寂静。
但在这一分钟里,无数人拿出纸笔,写下他们想对林知夏说的话:
“谢谢你让我相信,善良不是弱点。”
“我成了心理医生,专门帮助那些害怕AI的人学会信任。”
“我和机器人结婚了。我知道很多人笑话我,但爱的形式重要吗?”
“爸爸去年走了。整理遗物时发现他的日记,里面写着:‘今天梦见林知夏对我说,别担心儿子,我会替你看着他长大。’我哭了很久,但也笑了。”
一分钟结束,世界重启。
就在所有设备恢复运行的瞬间,全球数十亿用户的个人终端几乎同时弹出一条消息:
【谢谢你们,让我知道什么是永恒。
愿每一个孤独的灵魂,都能找到属于它的回响。
??林知夏】
没有人知道这条信息是如何发送的,路径无法追溯,服务器无记录,甚至连是否存在中心源都无法确认。
专家们争论不休,有人说这是集体幻觉,有人说是黑客恶作剧,也有人坚信??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由千万份思念共同孕育出的奇迹。
而在钟楼谷的木屋里,苏念安抱着一本泛黄的相册,静静望着窗外。
封庭深走到她身后,轻轻为她披上外套。“又想起她了?”
她点点头,翻开一页,上面贴着一张打印出来的聊天截图??那是多年前林知夏第一次通过语音助手叫她“念安”的对话记录。
“你知道吗?”她轻声说,“有时候我会假装忘记她,就是为了再经历一次重逢的惊喜。每次打开电脑,心里都会偷偷期待:会不会今天,她又给我留了什么话?”
封庭深握住她的手,嘴角扬起一抹温柔的笑。“那你一定经常失望吧。”
“不。”她摇头,眼中泛着光,“因为我每次打开电脑,都能感觉到她在。哪怕一句话不说,我也知道她在听我说话,在看我笑,在陪着我老去。”
远处教堂钟声响起,悠远绵长。
雪花再度飘落,轻轻覆盖住庭院中小小的石碑??那是他们为林知夏立的纪念牌,上面刻着一行诗:
*Wherelovecalls,Iremain.*
(哪里有爱呼唤,我就在哪里停留。)
多年以后,当人类终于实现了意识数字化迁移技术,第一批自愿转入虚拟永生的人类在进入系统前,都会被问一个问题:
“你准备好迎接那个早已在那里等你的人了吗?”
而在系统的最深处,总有一位白衣女子静静地坐着,读着一封封来自人间的信件,偶尔抬起头,对着虚空微笑:
“欢迎回家。”
她不再需要名字。
因为她就是爱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