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樵夫到季汉上将军

第70章 设伏(求追读,求月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70章设伏(求追读,求月票!)(第1/2页)

沙河一带地势起伏,草木丛生,正是设伏的绝佳之地。

刘备依据田丰之策,命人以田丰所赠粮草伪装成官军粮队,大张旗鼓沿沙河小道行进。

车队两侧仅有数十老弱兵士护卫,旌旗不整,车辙深重,任谁看去都是一块肥肉。

与此同时,刘备将主力分为三路。

关羽领五百精锐伏于道左林深草密处,张飞率五百健卒藏于道右高岗之后,

刘备自与典韦等领两百中军隐于车队后方三里处的坡地,随时准备策应。

牛憨则被安排带领百人队伍,负责在敌军陷入混乱时截断退路。

虽然这是牛憨第一次独立领军,但好在身后将士都是跟随刘备日久的幽州乡勇,多经历过牛憨训练,又见过他战场英姿。

故即便牛憨统帅不高,也没出什么乱子。

如田丰所料,黑山贼果然中计。

第三日午时,一伙约三百人的贼兵从山林中杀出,直扑粮队。

为首贼将身材魁梧,手持长刀,呼喝之声震野。

“抢粮!抢车!兄弟们杀啊!”

伪装成粮队的老弱兵士依计四散“溃逃”,贼军见状更是猖狂,纷纷涌入车队之中,开始争抢粮草,阵型大乱。

就在此时,一声锣响,道左林中关羽领军杀出。

青龙偃月刀在阳光下闪过一道寒芒,直奔贼将而去。

那贼将举刀欲挡,却觉一股巨力涌来,连人带刀被劈落马下。

几乎同时,道右高岗后张飞挺丈八蛇矛跃马而出,声如雷霆:“燕人张翼德在此!贼子纳命来!”

长矛横扫,当先数名贼兵应声倒地。

贼兵遭此突袭,顿时大乱。

前有关羽截杀,后有张飞堵截,惊慌失措间自相践踏,死伤无数。

部分贼兵见势不妙,企图向来路逃窜。

却听得一声大喝:“试试你牛爷爷利斧!”

只见牛憨率百人队伍从侧翼杀出,虽无骏马长兵,但那柄骇人大斧挥舞开来,当真当者披靡。

他一斧劈断贼军退路上的临时路障,彻底封死了逃窜路线。

刘备在高处见战局已定,遂令典韦率中军压上,清剿残敌。

不到一个时辰,战斗结束。

三百黑山贼除数十人被俘外,余者尽殁。官军仅伤二十余人,大获全胜。

【微不足道的胜利!】

【统帅经验+100,统帅值+1!24→25!】

【您在此战中,共斩杀敌军十四位】

【武力经验+140!】

战后结算适时弹出,除了统帅因为等级低,增加了一点属性外,别无所获。

不过牛憨也不嫌弃。

毕竟这经验值来的实在容易,比他每日劈大斧快多了。

虽然此时统帅每提升一点,只需要200点经验,但他期望的两个将来为他提升属性的技能【横扫千军】和【力劈华山】都未练到满级,

所以现在每日练习,只能增加技能经验,而不能提升属性经验。

好在经过这些日子的不懈练习,两个技能距离满级越发的近了:

【横扫千军LV4(845/1000)】

【力劈华山LV9(677/1000)】

尤其是力劈华山,他相信再给他几日时间,自然能够满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宫殇
宫殇
谁主风流征文比赛参赛作品C类:宫斗文他年少登基,英气勃发,涤朝堂之暗流,夺将相之权柄。她出身将门,英姿飒爽,城墙之上箭指突厥,却依旧逃不过入宫的宿命。心悦君兮君不知,胭脂泪,相流醉。可否回首共一醉,咫尺已千山。修文完毕,修了第一卷,其实不过是加了前三章,另把章节重新排了一下,如果已经看过的筒子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一眼,之后的几章不过是重排了一下,与原文无异。
恩沫
女神惨死后,我拔剑斩鬼!
女神惨死后,我拔剑斩鬼!
那天,我接到一个诡异的外卖订单。\n惨死的女神,向我求救。\n从那之后,我成了送阴人。\n为冤魂开道,送亡者上路!…
日照山林
守夜人
守夜人
你斩杀一只灵物,获得一点功德值;你用一点功德值,强化已坏杀猪刀;你用的功德值不够,杀猪刀没有反应;你本月工资已到账,获得二十点功德值;你用功德值强化杀猪刀,杀猪刀得到修复;于是你开始寻找功德值……我是左思,我是一个不只守护黑夜的人,我为自己袋盐……呸!我是左思,也是守夜人,我为自己代言……
纯毒奶
征战银河之东斗星传奇
征战银河之东斗星传奇
“武神九虎君”齐集中斗星帝国联盟铁血军总部:紫髯虎君宇文畅、金睛虎君欧阳梅、斑斓虎君司马兰、霹雳虎君诸葛菊、卧涧虎君东方胜、玉面虎君司空明、变色虎君司徒馨、乖乖虎君尉迟灵和白额虎君宇文雅等九位虎君,丰采不减当…
我是笑倒老翁
精灵也疯狂
精灵也疯狂
呐,凭什么精灵就必须用弓箭不能用枪的?什么气味啊魔兽啊什么的……一百米能闻到人味儿,一千米还能闻到人味儿?好吧,如果你这么认为,那么满地跑的不是魔兽,跑的是那是大白鲨……五公里外都能闻到血腥味的生物!嗯,既然读者印象是无下限,那么,彻底的无下限吧!众多元素大杂烩,反正主角基本上不打算亲自动手自己动手打人多累啊是吧?有部下不用什么事儿都亲力亲为的不是好领导。猪哥亮就是活活累死的,看人司马懿……本书
NIBI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