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75章互助的温柔(第1/2页)
寒风卷着雪沫子拍窗纸,呜呜的响。苏瑶把最后一碗姜汤递给星辰,刚要收拾碗筷,院门外传来咯吱咯吱的踩雪声。
李寡妇裹着件打补丁的旧棉袄,领口磨破了,跺着脚上的雪进来,鼻尖冻得通红,说话都带颤音:“苏同志,快去看看李大爷吧,他家快断煤了,灶膛都是凉的。”
苏瑶心里咯噔一下。李大爷无儿无女,前年冬天没煤烧,冻得在床上躺了三天,还是二柱子发现不对劲,硬背去公社医院的。
她往灶膛添了块煤,火苗腾地窜起来,映得脸发烫:“咋现在才说啊?”“我也是刚知道。”李寡妇搓着冻僵的手,指关节红透了,“早上路过他家,见烟囱没冒烟,心里就犯嘀咕。推门进去一看,煤筐都底朝天了,大爷缩在炕角,盖着破棉絮,说话都不利索。”
没等吃完饭,苏瑶揣着灌满热水的玻璃瓶子就往李大爷家跑。雪没到脚踝,每走一步都费劲,棉裤腿很快湿透,冻得腿肚子发紧。
李大爷家在村西头,土坯房,院墙塌了半截,北风直往院里灌,柴火垛被刮得哗啦哗啦响。
推开门,屋里黑黢黢的,寒气扑面而来。李大爷蜷缩在炕角,盖着打满补丁的旧棉絮,连灯都没点。“大爷,咋不开灯啊?”苏瑶把热水瓶塞他怀里,一摸冰凉的被窝,心里一揪。
李大爷咳嗽着坐起来,昏暗中眼睛浑浊,声音哑得像破锣:“省点油,煤油多贵啊。”
他指了指墙角的煤筐,里面只剩点碎煤渣,风一吹都能飘起来,“煤也贵,没舍得买,想着挺挺就过去了。”
苏瑶摸了摸炕,凉得像冰,手往回缩的时候都冻麻了。
她把自己的棉袄脱下来盖在老人腿上,棉袄还带着体温:“您等着,我这就想办法,保准今晚让您暖和起来。”
出门撞见星辰抱着柴禾站在门口,脸蛋冻得通红,鼻尖还挂着冰碴:“娘,我听李婶说了,先把家里的柴拿来,能烧一阵是一阵。”
柴禾上沾着雪,化的水浸湿了他的袖口,冻得硬邦邦的。
娘俩往回走,雪下得更紧了。
苏瑶心里盘算:光自家的柴肯定不够,李大爷那炕得烧一整天才能热,得让村里人搭把手。
她让星辰去敲村里的老铜钟,那口钟挂在老槐树上,还是前清传下来的,以前召集村民开大会全靠它。
钟声哐哐地在雪地里回荡,震得树枝上的雪往下掉。
没一会儿,打谷场凑了些人影,有人披着棉袄,有人戴着棉帽,嘴里还嘟囔:“大冷天的,敲钟干啥呀?”二柱子扛着锄头从地里回来,鞋上沾着冰碴,裤脚冻着硬邦邦的泥块。
他往手上吐了口唾沫搓了搓:“苏同志,出啥大事了?我刚从地里回来,麦子都冻得打蔫了。”
苏瑶往手心哈气,白汽刚冒出来就散了:“李大爷家煤烧完了,咱每家凑点,帮他过冬。
少的拿一筐,多的拿半袋,有木柴也匀点,能烧就行。”打谷场静得能听见雪花落地的声音,没人说话。苏瑶有点慌,刚入冬各家买煤都花了不少钱,有的人为了省煤,晚上早早就睡了,说不定有人不乐意。
她正想再说点啥,二柱子往地上啐了口唾沫。
“这算啥!”二柱子把锄头往雪地里一插,“我家还有半袋煤,特意留着开春烧的,先给大爷送去!”他转身就往家跑,棉鞋踩雪咚咚响,“还有几捆松针,引火正好用!”王大娘颤巍巍地说:“我家有去年攒的劈柴,虽然湿点,烧着也暖和。我那口子昨天还说,等天晴了晒晒,正好给大爷送过去。”
她往远处瞅了瞅,“我这就叫小三子现在去扛。”
苏婉不知啥时候也来了,手里攥着个蓝布包,手指头都勒出红印了。她一层层打开,里面是几张皱巴巴的毛票,还有两个五分硬币:“我这点钱不多,是记数据攒的,能买几块煤。”“我家有炭!”老周从人群后挤过来,他平时在公社炭窑帮工,“还有一筐炭渣,比煤耐烧,我这就回去拿!”
他走两步又回头,“对了,我家还有个旧火炉,也给大爷送去!”没半个钟头,打谷场堆起小山似的煤和柴。
二柱子扛着煤袋跑回来,脖子上青筋都鼓起来了,煤渣顺着袋口往下掉,雪地上撒了一串黑点子:“这点够烧到开春,不够再跟我说!”李寡妇端了盆热水放石头上:“大家把手洗洗,冻坏了咋干活。
我刚蒸了红薯,给大爷送点过去,热乎的,吃着暖心。”
她的手冻得通红,端盆子的手都在抖。
苏瑶和星辰挑好煤装筐,往李大爷家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