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血珠渗出来,滴在白花花的药片上格外刺眼。王师傅赶紧找出碘酒:“咋这么不小心?切片得稳住手腕,力道要匀。”
苏婉咬着嘴唇把碘酒往伤口上抹,疼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没掉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2章苏婉的请求(第2/2页)
她把王师傅说的要点记在本子上:“切片时左手按紧药材,右手持刀倾斜四十五度,每片厚度三到五毫米。”字迹比平时用力,笔尖把纸都戳破了。晚上回家找了块萝卜当练习,切得满地都是碎块,直到胳膊酸得抬不起来。
李寡妇看她学得辛苦,把自己的护手膏给了她:“这是我闺女从城里寄来的,抹上不裂手。”苏婉接过来,膏体带着淡淡的香味,她舍不得用,每次只抠出一点点,小心翼翼地抹在干裂的指尖。
学烘干时,苏婉差点出岔子。她没掌握好温度,把一匾板蓝根烘得发焦,药香里带着股糊味。王师傅把焦片倒在地上,脸色沉得像要下雨:“这要是送到部队医院,你知道后果不?”苏婉的脸白了,蹲在地上捡焦片,眼泪掉在碎片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那天晚上,苏婉翻来覆去睡不着。她把烘焦的板蓝根片装在小布袋里,放在枕头边提醒自己不能再犯错。窗外的月光照进来,落在她的记录本上,上面写着王师傅的话:“制药是良心活,半点马虎不得。”
从那以后,苏婉学得更用心了。
王师傅调试烘干箱时,她就蹲在旁边记温度和时间;切片时把萝卜切成段,反复练习持刀的力度。车间里的蒸汽熏得她眼睛发红,揉一揉接着干,手上的伤口结了痂,又在新的地方添了新的伤痕。
有天早上,王师傅突然肚子疼没来上班。车间里堆着刚收的板蓝根,再不加工就会发霉。李寡妇急得直转圈:“这可咋整?王师傅不在,没人会弄啊。”苏婉看着那堆药材,突然说:“我试试。”
大家都愣了。
李寡妇看着她:“你行吗?别再弄砸了。”苏婉点点头,从清洗开始,按王师傅教的步骤一步步来。她的动作不如王师傅熟练却很稳,每片板蓝根都切得厚薄均匀,烘干时守在箱子边,隔一会儿就看次温度。
苏瑶来检查时,正看见苏婉把烘干好的板蓝根装袋。白花花的药片透着淡淡的青色,药香纯正,一点杂味都没有。“这是你弄的?”苏瑶拿起一片看了看,厚度均匀,色泽鲜亮,比王师傅平时做的不差分毫。
苏婉点点头,手心里全是汗。苏瑶把药片递给旁边的老工人:“老张,你看看。”老张捏着药片捻了捻,又放在鼻尖闻了闻:“不错,火候正好,比我年轻时强。”苏婉的脸一下子红了,嘴角却忍不住往上扬。
王师傅下午来上班,听说苏婉独自加工了一批药材,赶紧去检查。他翻看着药袋,又查了苏婉的记录,突然拍了拍她的肩膀:“丫头,你出师了。”
苏婉眼睛一下子亮了,亮得像夜里的灯.
晚上收工时,苏瑶把苏婉叫到办公室,递给她一把钥匙:“这是烘干室的钥匙,以后你可以单独负责加工了。”钥匙串上挂着个小番茄挂件,是诗涵编的。苏婉接过钥匙,指尖碰到冰凉的金属,心里突然踏实得很。
“谢谢苏瑶姐。”她的声音有点抖却很清晰,“我一定好好干,绝不给药厂丢人。”苏瑶看着她,想起第一次见她时,那姑娘怯生生地站在墙角,连话都不敢说。现在的她,眼里有了光,身上有了劲,像株经历过风雨的板蓝根,扎扎实实地立在土里。
回家的路上,苏婉摸着口袋里的钥匙,脚步轻快。路过王大爷的菜地,他正在浇水,看见苏婉直起腰喊:“婉丫头,听说你学会制药了?”苏婉点点头,王大爷咧开嘴笑:“好,好,咱村又多了个有本事的姑娘。”
月光照在药厂的屋顶上,像铺了层银霜。苏婉站在门口,看着车间里的机器,突然觉得它们不再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