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赵立宽立即令第二队侯景部二十营轻越过前锋开始追击。
他的中军则跟在其后向北推进。
河谷大道上,大量丢弃铠甲、兵器、车辆和粮草,沿途到处都是。
具象化了什么叫丢盔弃甲。
赵立宽下令各军不得拾取哄抢,只管赶路,违命者军法从事,打扫战场的事交给后军沈天佑部。
大军行军到中午,侯景部派人回报,他们已经黏住了代军的末队,大约有三千多人,正在发起进攻,不断咬住他们。
赵立宽随机应变,令体力充沛的慕容亭部先赶上去支援。
并令其以五十人队沿河谷西侧北进,在侯景部左后侧保护轻骑兵。
因为战术上,敌人如果想要反制轻骑兵战术,左后侧是最关键的地方。
又赶路半个时辰左右,前锋已经看到远处河谷中的战斗。
赵立宽打马越过行伍,来到最前沿视野开阔处,远处河谷中的战斗尽收眼底。
侯景部骑兵二十营,分为四十队,每营两队,每队百人。
沿河谷西岸行军,接近敌人后立即向东转向机动,在代军末队六七十步外用弓弩射击。
这样右手拉弓正好顺手。
随后一队队与代军末尾擦过后向南回旋,再转向西面,重新回到河边的末队伍。
四十队形成了一个不断回旋的漩涡,前沿不断抵近代军,一队队轮流打击,箭矢如飞蝗不停歇。
在周军的视角他们是一队队上,每队人也好,马也好,进攻之后都有一段休整和准备的时间。
但在代军的队伍末端看来,他们面对的就是永不停歇如疾风骤雨般的进攻。
这种阵法是军中常用的车悬阵,也是轻重骑兵练习最多的阵法。
据说最早可以追述到霍去病打击匈奴人时使用,但真假已不可考。
这种阵法的精髓就是利用骑兵的机动性,实际上在局部战场形成了多打少。
代军后方的士兵顶多七八百,前面的没法帮忙,甚至多数人后面发生什么都不知道。
但他们面对的却是二十营,四十队周军骑轻骑兵的轮流打击。
论兵力,此时河谷里代军后部和周军轻骑兵兵力相当,但骑兵利用机动性,就能轻易形成这种多打少的局面。
不一会儿后方的士兵抛洒一路的尸体,大队还在缓缓努力向北移动。
后方很快顶不住这种无穷无尽的打击,开始到处乱窜逃命,往山里跑,往河里跑,不顾命令越过前队往北跑。
队伍出现骚乱。
代军庞大的队伍像剥洋葱一样从后方被剥去一层。
周军骑兵继续螺旋抵近,后方暴露出来的士兵继续遭到轮流的弓弩射击。
代军终于顶不住,从北面叫来了一队五六百人的骑兵,径直沿着河谷西侧河边冲向周军的轻骑。
应该是骑兵跑太快,好不容易才叫回来。
他们从西侧河边进攻,是因为与周军轻骑相冲,双方移动方向是相对的,能快速接近。
如果从中部或西部发起进攻,轻骑兵们正在撤退,根本不怕他们,打马拉开距离就行。
但赵立宽早预料到这种情况,让慕容亭赶快支援就是为此准备的。
代军慕容亭部十营两千重骑兵一直在河西岸待命,位于轻骑左后侧五十余步处。
见对方骑兵来袭,打头两营立即迎河岸对头发起冲锋。
代军那边见他们人多势众,来势汹汹,竟不少人直接调转马头跑路。
双方交马而过,余下冲过来的百余骑纷纷接连落马,还有人弃马跳入河里。
轻骑兵没有了阻碍,继续黏着代军屁股后轮流打击。
正午后,太阳高照。
代军轻骑三分之二的人马射完一轮箭矢,回到中军补充了一次。
随后继续紧咬,一开始周军士兵在战场上对车悬阵运用还没那么熟练,现在已到轻车熟路。
中途分出部队补给也有条不紊,丝毫不乱。
补给后的士兵重回战斗序列也井然有序,没有冲撞,没有混乱。
见周军如此训练有素,代军再也顶不住,连最后一点希望也破灭了。
如一个步履蹒跚的窜稀病人般抛洒一路尸体后,开始出现群体性的溃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