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样一来他们的后方和北方就会空虚。
等史超、周开山部抵达指定位置,他们就成瓮中捉鳖。
只要堵住三个河谷,不用交战也能把他们饿死在河谷里。
各军将士们也不用冒死去拼杀,伤亡会降低很多。”
众将仍专心致志听着。
赵立宽这个计划不只是他的个人野心,也算救人。
他想要达成的局面就类似于长平之战时的局面。
就像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秦军把赵军围困四十多天,赵军最后还成建制投降。
赵军被围怎么抵挡秦军的围剿,还能坚持四十多天呢?
因为军事不是游戏,也不是消消乐,而是赢者通吃的残酷赌命。
秦军兵力优势不大,不是数倍于赵军,围住赵军后根本不可能发起大规模围剿。
大家都是两条胳膊一个脑袋,都是手持利刃的士兵。
血肉之躯脆弱无比,谁也不比谁厉害到哪去,再高的功夫战场上也就一支箭的事。
围剿大规模聚集的士兵也要付出代价的。
杀人并没有那么简单。
很多人连杀鸡都不敢不会,农村杀猪都需要五六人合力,却把杀人想成很简单的事。
冷兵器时代,哪怕围困,要绞杀四十万人,付出的代价也是无比惨痛的。
秦军最理智,让自己伤亡最小的办法就是围而不打。
断粮道后,围而不攻,只打退突围部队。
迟早赵军都会饿死。
这已经是最优解,代价最小的办法。
时间站在秦军这边,赵军如果不拼死突围,对秦军来说反是好事。
越往后,越饿越没力气,越没法突围。
到最后赵军成建制投降时,主力几乎都在,但根本没法反抗,饿四十多天,估计都皮包骨头站立不稳,任人宰割了。
如果包围圈内没有丹河水的话,更撑不了四十多天。
所以军事上,发现被围后,往往须果决的不计代价突围,否则就是慢性等死。
赵立宽想要的就是这效果。
代军那么多军队,直接和他们硬碰硬,哪怕打赢了自己这边也要大伤亡。
就算能打出一比三,一比四极佳战损比,消灭代军四五大军,他也要损失一两万人。
一两万精锐禁军啊。
那还是最好的情况,通常能打出一比一个半,或者一比二都已经是优秀战例。
这种胜利不是他想要的,全西北众多兵将的性命都在他手中,能救一些是一些。
围困代军,断绝补给,同时拖到黄河解冻,断绝他们的希望,让他们自行崩溃。
等他说完,众将点头议论。
如大猩猩坐在地上的慕容亭率先发话:“大师说怎么打就是了!
你怎么安排我们怎么打,反正输不了。”
他浑身上下还全是血污,整个人披甲挎刀,如同铁塔,活似魔神。
要是以前,不熟悉他的侍卫司诸将或许会不适。
但并肩作战后大伙都只笑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