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陛下走到桌前坐下,又招呼众人各自找椅子落座。
随后才问起今天的正题:“这一个多月来前线的战报你们也看了,有什么想法。”
说起这话,炎炎夏日屋里似乎更热了,大伙都有些燥热难耐,吴相公招手命人端来铜盆放在屋里角落,又倒上冰块。
中书侍郎叶谷拱手说:“陛下,赵招讨不负众望,果决有谋,主动出击击败叛军,又累挫叛军兵锋,已扬我军威。”
说完这些他话锋一转:“然据前线线人回报,叛军尚有兵五六万,而赵招讨手中只有人马两万二千余。
即便他用兵有方,神机妙算,总体上也难以逆转乾坤。
臣之见还是正借此胜机,派人与叛军谈谈。”
陛下要了杯凉茶,看向众人。
右仆射王瑞拱手:“陛下,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西南局势打到如今算是两败俱伤,赵招讨与贼兵对峙累日,深沟高垒不与之交战,足见他也拿贼兵没办法了。
这种事非人力所能为啊。
如此兵力差距之下,赵招讨还能出击连创叛军,焚其粮草辎重,已是逆中取胜,实属难得。
但要击溃五六万叛军,取全功,收失地,臣以为不可。”
陛下喝了口凉茶,只点点头,右仆射拱手坐下。
“张公说说看。”
银台司黄门侍郎张令说起身拱手:“臣本不精军事,但只从粮草辎重说起,我军大可以与叛军相持。
不过光有粮草终归打不赢战。
我相信诸位相公说的必有道理,臣也觉得如此。”
三位相公都说了,在场的就只剩下吴光启。
众人都知道吴光启向来支持前线的赵招讨,不过这次他也犹豫了。
“盖天下艰难之事诸多,岂人力所能及.......
陛下,赵招讨自至前线以来,栉风沐雨披坚执锐,奋勇争先连战连胜,本是大好时机。
奈何连年纵?,屡败贼首,如今养?自大,拥兵巨数,只怕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了。”
见吴光启居然也这么说,大伙心里都有了共识。
卫王颇为高兴的说:“此前我早说过西南只能和谈,如今多打那么久,还不是一样。赵立宽再厉害,所作所为不过无用功罢了。”
屋内安静了一会儿,无人搭话。
陛下问:“吴相公之见该如何。”
“臣以为眼下只有两条路可走。
一来便如叶相公所言,派出使者和谈招安。
先探探口风,看看他们有什么条件,再慢慢和议,双发罢兵。
二来则已安州为界限,令赵招讨率军继续与叛军对峙,寻找战机。
叛军地小民寡,时间一长难以支撑。
但如此压力不仅在国中百姓,日久年深,耗费巨大是必然。
见我军与叛军相持不下,其它诸国必会蠢蠢欲动。
接下来几年则需往北,西北增派兵力。
到时辽国必会增兵犯我疆界。
吐蕃诸国中的青城国、胡赵国、若羌国与我国相连,必会要求我们买更多的马。”吴光启一一道来。
陛下道:“从安州换赵立宽去北面协助抵御辽国如何?”
“只怕不妥。”吴相公思索道:“陛下,安州兵少,赵招讨统兵有方,屡挫叛军锋芒,他在能抵挡叛军,令人心安。”
陛下不说话了,皱眉思考什么。
虽然有谈和有极限对峙的各种声音。
但几乎所有相公都有共识,那就是这场战没法快速取得胜利了。
其实这个结果自从孔?兵败后大多数人都想到了。
把赵立宽调过去时大家的期许最好的就是他能稳住局面,阻挡叛军继续北上。
相当于救火。
赵立宽做得很优秀,既主动出击击败不少叛军,又充分利用骑兵快速机动焚毁叛军粮草,随后以安州为依托屡挫叛军攻城。
两军自此僵持下来。
可以说他能做的几乎都做到最好了。
这点就连此前不看好他的叶谷等人都没得说的。
可也就到此为止了,兵力差距摆在那。
正月出兵时近三万五千大军,历经半年苦战,战死、病死、受伤、失踪的,如今只剩两万二千多人。
即便赵立宽再会用兵,这点人马也无法正面与五万多叛军交战了。
兵部、武德司的线人获取的情报来看,叛军兵源充足,军队众多。
陛下默不作声思虑良久,又让人换一盏降温的凉茶,随后起身说:“朕再考虑考虑。”
随后起身离开,诸相公拱手相送,身后铁甲禁军纷纷跟上。
出政事堂,转过墙角,松柏遮蔽烈日,宫墙大道向中间挤来。
武德使段全大热天里一身甲胄,带着宝刀落后半步跟在陛下身后。
武德司使乃及得天子信任的官职。
武德司禁军只有八千,其中两千负责囤冰和守冰窖的。
实际兵力有六千多。
禁军选拔士兵从地方厢军里挑选出类拔萃的,而武德司禁军选兵则是从禁军士兵里选出类拔萃的,真正的精锐中的精锐。
上四军禁军拱卫京师,武德司禁军保卫南北皇宫,甚至包括天子居所北宫大内。
统帅武德司的段全就是天子最信任的心腹之一。
“朕听说你儿子叫......”
“段思全,禀陛下。”
“在前线跟着赵立宽打仗。”陛下边走边开口。
“是!”段全连答应。
“年纪轻轻你不当心他?”
“君臣父子,他理应忠君在前。为陛下效命,担心也该让他去。”段全拱手。
陛下接着问:“你对前线战事有什么看法。”
段全谨慎回答:“赵招讨很周全,光看战报也觉他厉害,能做的都做好了。”
“你觉得他能击败叛军吗?”
“只怕不能,以臣之见,若是两千对五千,还有机会,毕竟只差三千。
可两万对五万,差三万兵马,实在太难,若无之前的败绩或有机会。”
陛下停下脚步,长叹口气:“是啊,以当下情况,他已做到最好了。朕一味有不切实际的期许。”
随即摇头自言自语:“那真是逆天改命之痴心妄想。
明日一早你去请相公们来,下诏缓兵和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