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兵军区喊冤,五大战区集体震动

第一百零五章 先登陷阵斩将夺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零五章先登陷阵斩将夺旗!(第2/2页)

“可是,同年十月,战争爆发了。”

说到这里,叶渊顿了一下。

众人则是全都一愣。

同年十月?

所有人都在脑中思考着,不知道叶渊说的是哪一年。

现场一个观众忽然想到了什么,下意识地问道:“老英雄,您说的是……1962年?”

叶渊微微点头,“没错。”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叶渊所说的,竟然是龙印战争!

这场战争一直以来,都让许多人都感觉到莫名其妙。

或者可以说,就连当年的世界各国都没有想到,龙国和阿三会爆发战争。

当时老美与老苏正在因为古巴的问题而忙得焦头烂额,完全就无暇他顾。

然而当时的阿三认为自己是所在的第三世界第一大国,得到了老美的精良装备组装,又打了几场胜仗,因此就想要拿龙国来立威。

因此阿三直接就突然宣布对龙国发动战争,并且直接就越过了边境,并且因为打了龙国一个措手不及而获得的几场胜仗而洋洋得意。

龙国反应过来,为了保证领土选择派遣部队前往应战。

那个时期,龙国派出的部队番号为【藏字419部队】,这支部队是龙国的精锐部队,由其他几支队伍配合,一路势如破竹,打得阿三的部队节节败退。

“这一战啊,我到现在都没想明白,阿三为什么敢打。”

叶渊微微摇头,眼中带着茫然的表情。

众人忍俊不禁。

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

他们想不通,阿三是有多大的勇气才敢对龙国动手。

这一战也是彻底把阿三给打没脾气了。

世上更是因此多出了一个笑话来。

说的是龙国太猛了,把阿三打得直接就放弃了曾经的首都德里,建造了一个新的首都,取名为新德里,只为了能离龙国更远一点。

不过当时虽然龙国的部队捷报不断,但是这也同样是用战士们的性命换回来。

“我的四儿子所在的小队……就是最先冲进德里的小队。”

叶渊缓缓开口。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面面相觑。

最先冲进德里的小队?

这可是大功一件啊!

龙国自古以来,便有四大功。

先登,陷阵,斩将,夺旗。

而率先冲入德里,这分明就是四大功之一的先登!

叶渊的四儿子竟然还有这样的战绩?

“不对吧。”

有人狐疑地开口道:“不是说龙国先锋队在距离德里几十公里之外就停下来了吗?老英雄,您为什么要说您的儿子和他的小队进入到了德里里面?”

叶渊缓缓点头,“没错,先锋队确实是在距离德里几十公里之外就停了下来,但是……我儿子并非是先锋队的啊。”

“他是空降兵,跟他的队员们被吹到了德里的旁边,他们汇合之后,就直接进入到了德里。”

“但是那里的阿三兵在离开前埋放了一些地雷,我儿子他们……”

叶渊的话并没有说完,但是他整个人的身上,都荡漾着悲伤的情绪来。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骂我朝廷鹰犬?我乃大秦武圣!
骂我朝廷鹰犬?我乃大秦武圣!
华夏军士张远穿越异世大秦,成为大秦庐阳府武卫,凭借金手指,只要杀敌,就能反哺气血真元,提升自己的修为。当时的他已经在边城驻守三个月,同袍死伤殆尽。站在城头之上,张远仰天长啸,抽刀杀敌!一人守孤城,一人杀一军!当深藏功与名的张远重回庐阳府武卫衙门,重新做那个九品武卫时候,没有人知道,这大秦天下,多了一位绝顶强者!五年之后,强敌进犯,边关再征召武卒,庐阳府武卫再次踏上战场。所有军卒面对十倍之敌,都心
我不是小号
高武:逆转人生,从治安扫黄开始
高武:逆转人生,从治安扫黄开始
穿越前,杨巅只是一个公司、廉租房、足浴店三点一线,到点准时登录峡谷的NPC。\n穿越后,惶惶十八载,书剑两无成。\n靠着前瞻先见赚了点小钱的杨巅以为这辈子要跟上辈子一样,混成几点一线的NPC时,迟来1…
呜污呜
抗战:过草地后,老李跟着我崛起
抗战:过草地后,老李跟着我崛起
【无系统、抗日爽文、主角杀伐果断】\n机械工程兵王苏华穿越到松潘草地,于1935年加入红军,收拢残兵散兵游勇,开局就带着李云龙、丁伟和孔捷走出草地,展现强大能力,折服众人。\n为了备战抗日,苏华决定率…
我是老战
我只会虐菜啊
我只会虐菜啊
那天晚上,在大牢里,当一个犯人出言不逊,陈鸣将其揍了一顿后,一下子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你击败了一名LV0的敌人,获得经验值1点】从此,一位不讲武德,专门虐菜的武者横空出世。另类的加点流。…
新亭
一碗面而已,怎么全仙宗抢疯了?
一碗面而已,怎么全仙宗抢疯了?
穿越到玄幻世界,他成了仙宗中后勤处的一名厨子,身为顶级厨师的他表示:这都是小问题。可还不等他动手,就觉醒了厨神系统,只要做出的饭菜得到好评,就可以增加修为,强健筋骨……于是,开局一碗面,直接杀疯全宗门,获得一致好评,短短一晚,他的修为便突飞猛进。同师门:“他的饭菜很好吃,功法激进也是应该的!”掌门:“这小子,有圣体之资!”长老:“我倒是觉得,他鱼里应该加份香菜!”后来,他们吃着东西越发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