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类的时代

小节二:荒芜的馈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小节二:荒芜的馈赠(第1/2页)

“望舒号”的引擎余震还在舱壁上轻轻颤动,哈桑老农就已经攥紧了胸前的油布包——里面那捧地球泥土的重量,在失重消失后变得格外清晰。当气压锁“咔嗒”一声解锁,厚重的舱门像年迈巨兽的颚骨般缓缓张开时,最先涌入的不是想象中的“火星味”,而是一种混合着金属锈蚀、干冷尘埃和稀薄臭氧的气息,吸进肺里像吞了把细沙,带着刺人的凉意。

他跟着人群走到舱口,脚步顿住了。

眼前的火星,比所有全息影像都更“实在”——不是屏幕上那种经过调色的、柔和的锈红,而是一种带着金属冷感的暗红,像凝固的血痂铺满了地平线。大地干裂成无数不规则的块,缝隙里嵌着银灰色的砾石,在头顶诡异的深蓝色天空下,反射着刺眼却毫无温度的阳光。远处,一道淡红色的尘柱正缓慢移动,那是永不停歇的火星风,声音传不过来,却能从它扭曲的形态里,读出一种漠然的、能撕碎一切的力量。

“这地方……连草都不长。”身后的年轻媳妇阿米娜小声说,她怀里抱着刚满三岁的儿子穆罕默德,孩子正睁着圆溜溜的眼睛,伸手想去抓远处的尘柱,小脸上没有丝毫恐惧,只有好奇。

没人接话。所有人都站在舱口,看着这片荒芜到极致的土地。阳光直射在防护服的面罩上,留下白茫茫的光斑,阴影里的温度却低得刺骨——智灵的预制模块显示,此刻地表温度白天是28℃,阴影处却只有-15℃,昼夜温差能超过50℃。空气里的氧气含量不足地球的1%,辐射强度是地球表面的7倍,风里裹挟的氧化铁尘埃,能轻易磨穿普通的布料。

“发什么呆!”人群里突然响起一声粗哑的喊,是铁匠伊莱亚斯,他手里拎着个沉甸甸的工具箱,金属工具在防护服下碰撞出“叮当”声,“再站着,晚上就得睡露天了!”

这句话像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最先动的是哈桑,他深吸一口冷得呛人的空气,弯腰走下舷梯,红色的火星尘埃立刻漫过了他的靴底——不是地球泥土的松软,而是像细沙一样,轻轻一踩就往下陷。他蹲下身,摘下手套,指尖触碰到地表的瞬间,一股冰冷的寒意顺着指尖往上爬,红尘粘在手上,像抹了层铁锈。

“是沉积岩质地,能凿开。”他站起身,对围过来的人说,声音里没有犹豫,“先建房子,再弄温室。”

一、石屋:从大地里长出来的堡垒

建房子的第一步,是找“材料”。伊莱亚斯指挥着几台通用工程机器人,用前端的液压锤敲击地面——机器人的动作很僵硬,只能执行“下砸”“平移”的简单指令,锤了十几下,才在坚硬的岩层上敲出一道浅沟。“这破铁疙瘩,还不如我的锤子好用。”伊莱亚斯骂了一句,从工具箱里掏出一把沉重的钢锤,抡起来砸向一块突出的岩石。

“嘭!”钢锤与岩石碰撞的声音在空旷的荒原上回荡,火星四溅。伊莱亚斯的手臂肌肉绷紧,额头上的青筋凸起,第一锤只在岩石上留下个白印。他啐了口唾沫,调整姿势,第二锤、第三锤……汗水很快浸湿了他防护服里的衬衫,顺着下巴滴落在红尘里,瞬间就没了踪影。

其他人也跟着行动起来。男人们分成小组,有的用钢钎撬岩石,有的用小车搬运敲下来的石块;女人们则负责筛选石块——把形状规则、质地坚硬的挑出来,堆放在一起,那些碎渣则留着以后拌“泥浆”;连半大的孩子都没闲着,穆罕默德跟着几个小伙伴,用小铲子把细小的石子扒到一边,嘴里还哼着地球上传来的童谣。

哈桑负责垒砌第一座石屋的地基。他蹲在地上,手里拿着一块磨得光滑的长条形岩石,放在地基线上,眯着眼睛看了半天,又调整了角度,才满意地点点头。然后,他从旁边的桶里舀出一勺“泥浆”——这是用火星红尘、少量地球泥土和生命保障系统分离出的废水混合而成的,黏性不大,却能把石块之间的缝隙填满。他用手指把泥浆抹在岩石边缘,再拿起另一块石头,轻轻放上去,用手掌拍实。

“石头要错开垒,像搭积木一样,才结实。”他对旁边学习的年轻人卡里姆说,“你看,这块石头的缺口,要对着那块石头的凸起,这样风才吹不动。”卡里姆点点头,学着哈桑的样子,拿起一块石头,却没对准位置,刚放上去就歪了。哈桑没说话,只是走过去,手把手帮他调整,掌心的老茧蹭过卡里姆的手背,带着让人安心的温度。

白天的阳光越来越烈,防护服里像个蒸笼,面罩内侧凝满了水雾,模糊了视线。有人用袖子擦了擦,继续干活;有人实在累了,就靠在岩石上歇一会儿,喝口水——水是按配额分配的,每一口都要省着喝。到了傍晚,气温骤降,风也变大了,吹在防护服上“呼呼”响,像有无数只手在拉扯。

当第一座石屋的walls垒到一人高时,天已经黑了。头顶的天空变成了深邃的黑,星星亮得刺眼,没有月亮,只有远处的尘柱还在缓慢移动。大家挤在未完工的石屋里,点起一盏用基地能源供电的荧光灯——光线是冷白色的,却比任何全息投影都更让人觉得温暖。石墙挡住了大部分风,屋里的温度比外面高了好几度。

“明天把屋顶盖起来,就能住人了。”哈桑看着石墙,手指轻轻划过粗糙的岩石表面,“这房子,是从火星上长出来的,比什么都结实。”

二、土壤:与尘埃的持久战

盖好石屋的第二天,开拓者们开始着手改造土壤——这是比盖房子更艰巨的任务,也是他们能否在火星扎根的关键。

智灵提供的帮助很有限:几个透明的封闭温室,用高强度复合材料制成,能阻挡大部分辐射;还有几种基因编辑微生物,装在小小的培养皿里,标签上写着“功能:分解无机物、固氮、改良土壤结构”,旁边还贴着一张警告:“严禁修改基因序列,严禁用于非土壤改良用途”。

“这些小东西,能把红土变成能种庄稼的土?”伊莱亚斯拿着培养皿,对着光看了看,里面的微生物是透明的,根本看不见,“别是智灵糊弄我们吧?”

“能不能成,试试就知道了。”哈桑打开培养皿,用一根无菌棉签蘸了点微生物,小心翼翼地抹在一小捧火星红尘里,“地球的土,也是从石头变来的,只是这里慢一点。”

改造土壤的第一步,是把火星表层的红尘运进温室。大家用小推车,一趟趟地把红尘运进去,倒在预先挖好的土槽里。红尘很轻,风一吹就扬起来,落在防护服上,像盖了层红纱。阿米娜负责记录数据,她手里拿着个简陋的笔记本——不是电子屏,是真正的纸和笔,纸是用回收材料做的,有点粗糙,“今天运了30车红尘,混合了5公斤地球泥土,加入了第一批次微生物。”

接下来的日子,是日复一日的重复劳作。每天早上,大家都会钻进温室,用手动的耙子翻搅红土——微生物需要氧气,需要和红土充分接触。温室里的温度很高,因为要模拟地球的气候,防护服里更闷热,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滴在红土上,留下一个个深色的小坑,很快就干了。

哈桑每天都会取样观察。他把一小撮红土放在白纸上,用手指捻开,一开始,红土是细腻的粉末,没有任何团粒;过了一周,红土里出现了一些细小的颗粒;又过了两周,颗粒变成了小团,用手捏一下,能感觉到一点黏性——这是微生物在分解红土里的无机物,把粉末变成了团粒结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小节二:荒芜的馈赠(第2/2页)

“有戏!”哈桑拿着样本,激动地对大家说,“你们看,这土能成团了,能保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打赢复活赛后被遣返龙族
打赢复活赛后被遣返龙族
路明非:前世我是一名追逐伟大的魔法师,却被诡计多端的奸人(神)所害,眷属背叛我,手下驱逐我,甚至整个世界都随之崩塌。重活一世,我要向重启召唤计划,向更劲更强的邪神贷款,自己当最强邪神!哈斯塔请神术,克图格亚请神术,奈亚·拉托提普请神术,犹格·索托斯请神术……v我50理智值入股,邪神神力有你一份!噢,我说的不是你们这些爬行科的大蜥蜴,你们快爬回祭坛,仪式没你们不行。
不给力星人
巫师秘旅
巫师秘旅
古恩1861年,巫师们的足迹早已踏入星界。无数未知的世界、无数神秘的知识、无数绮丽的景色纷至沓来……可林恩携窥理天赋降临此地,见到的却是惶惶的人心与森严的阶级。强大者贪婪无度,弱小者苟延残喘。这个世界依旧混乱不堪……有人说,力量是唯一值得追寻的东西。还有人说,人性锚定理智的唯一灯塔。林恩目视荆棘遍地的前方,平静迈步,没有想那么多……他只是热烈地追逐力量,同时坦然的遵从本心,脚边狰狞的荆棘便一根根
十园
大齐一字并肩王
大齐一字并肩王
林世泽发现自己穿越到了大齐王朝一名普通士卒身上,大齐内忧外患,诸侯割据,风雨飘摇。边关军事腐败,战力低下,林世泽杀敌建功,剿灭盗匪,深入虎穴,从小兵一步一步走向一字并肩王的宝座。皇帝曰:“大齐…
萨尔南斯
噬恶演武,诸天除魔
噬恶演武,诸天除魔
“符纸木剑经书,纯古法的驱邪,现在已经不吃香了,就算术士出门,都得带个二百斤的香炉防身,你不练武,抡都抡不起来。有道是,宁可十年不画符,必须先练硬气功!”“可是,练武跟驱邪,能专业对口吗?”“呵呵,你到四面八方去打听打听,谁人敢说比我更专业?没有人~比我~~更懂驱邪!”早年的楚天舒,还不知自己以后会有多狂野,老实吃药养生,偶尔扎死几只脏东西,盘算下一单多赚点。直到他唤醒一块令牌。枪炮四起,天下不
温茶米酒
华娱:我怎么成顶流了
华娱:我怎么成顶流了
重生2014,身为北电管理系大一学生的齐良本打算凭前世选角导演的经验,积攒人脉资本重操旧业。没想到进的第一个剧组就遇到了意外——导演看中,想让他当演员。齐良想了想觉得也不错,毕竟谁都知道这年头就演员赚…
宝木辰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