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百四十章大诰(1)(第1/2页)
这世界离了谁,都照样会转,太阳升起落下,星辰轮转,四季更迭,不会说谁离开了就停摆了。
正如安和县,楚凌一行来的悄无声息,走的也无声无息,仿佛就没有踏足过这片土地一样。
但安和县真的就平静了?
不!
一场史无前例的风暴,就在安和县酝酿而出,这会带来多大的震动,是无人能够预料到的。
而这恰是楚凌想要看到的。
大虞的改变,不应只局限于中枢及虞都,更应遍布所辖十六道,唯有一场自上而下,自下至上的大变革,真正在这片土地上出现,那么藏在不为人知的污秽,才有彻底曝光的那日。
这世上为何会有那般多的积弊与毒瘤,归根到底是所顾忌的太多了,再一个是受历史的局限性所致。
可对楚凌而言,他没有任何好顾忌的,更不会有所谓的局限性,哪怕是到了改革后期,大虞出现了让他都觉得棘手的积弊与毒瘤,这或许就需要后来者解决了,可眼下,这些都是他能去解决的。
自解决了皇权溢散,帝位不稳,朝局不定,外敌觊觎等复杂性局面后,楚凌所想的就从他自身转移了,时常在他心中浮现的一个问题,是究竟能给这个以他为尊的国朝带来什么不同的?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楚凌在这其中找寻到了方向,推动并落实对内改革,对外征伐的宏伟蓝图,这终究是表象罢了,而在这表象之内,应有更具力量的内核才行,如果没有这个内核,那么即便他实现了构想的种种,也不过是在走前人走过的路罢了。
或许王朝周期律的轨迹无法打破,但如果能让新思潮在每个人心中扎根,那么他也算没有白来这一遭。
人,终究是要有想法的。
思想如星火,燃于暗夜,终成燎原之势。楚凌深知这条路的艰难与漫长,却从未有过半分退意。
楚凌坚信,终有在某一时期下,会有数不尽的人理解他,认可他,成为他,而这不恰是一种功成吗?
淅沥沥。
阴云汇聚的天,下起了一场雨,这对浮躁的人世间来说,无疑是一场彻彻底底的洗涤。
屋檐水珠连缀成线,溅起了水花。
凉爽的风吹动,让人觉得格外舒畅。
哒哒…
数辆车驾在雨幕下前行,车轮碾过积水发出声响,车帘微掀,楚凌眸光看着街道侧的建筑。
这里,是仅次于虞都的存在。
是大虞核心腹地的另一繁华所在。
雍乐!!
在整个京畿道辖地,虞都是靠西的,雍乐是靠东的,两地遥相呼应,构成了对京畿道的绝对掌控。
而放眼全国,虞都是处于中心地带。
‘不愧是一代雄主啊。’
楚凌的目光,扫过所经一处处建筑,可他的思绪却不在这上面,尽管没有一睹太祖风姿,可随着了解的越多,楚凌越是能感受到太祖开国之初,定都于虞,并将雍乐设为京畿道城的深远谋略。
那不仅是地理上的布局,更是对天下大势的精准把握。楚凌心中微动,雨声如诉,仿佛将他带回那个开国定鼎的年代。
而在看不到的地方,楚凌更是看到了,虞太祖欲将北虏征服的魄力,随着他对北疆的再布局,特别是大虞增强对拓武山脉的掌控,雍乐,京畿道城的繁华比先前更盛了。
徐云静静地看着自家夫君,在她的眼底掠过一道异常神色。
原以为这次微服私访,恐难以赶上京畿道试,毕竟这一路走走停停,耽搁的时间太长了。
可谁曾想到,因为途径李家镇,意外撞破安和县笼罩的秘密,这使后续的行程也跟着加快很多。
而今试期将至,雍乐城内外喧嚣不止。
数不清的学子汇聚于此,他们所求是一致的,只为能在这场道试中脱颖而出,这样就能与众多学子一样,待到来年聚于虞都,去参加经天子改制的会试、殿试,以此能跻身进仕途中。
“少爷。”
车驾依旧在前行,可师明的声音却在外响起,“已找寻了数处客栈,都已人满为患,没有多余的客房留宿。”
“找个落脚处。”
楚凌语气平和道。
“是!”
师明当即应道,可心中却暗松口气。
在今下的雍乐城,聚集着京畿道各府众县的学子,而跟着来的,还有天南海北的逐利群体。
世人眼中的道试,是无数寒窗苦读的学子,得以鱼跃龙门的开始,毕竟只有通过了道试,才能汇聚于虞都,去参加能够逆天改命的科贡。
而在其中脱颖而出的,便彻底跟过去挥别,跻身到仕途之中,这意味着什么就不言而喻了。
殊不知也是这样,有一批逐利的群体会开始下注。
他们赌的就是一次机会。
不管下注的人,成也好,败也罢,那不过是一些资源罢了。
而这样的机会,每三年就有一次。
利益的羁绊,很早就已埋下了。
“该说不说,这个宋纪,对进出雍乐城盘查的够严的。”楚徽拍拍衣衫,打量着落脚的府邸,嘴上对黄龙讲着,心中却对师明颇为赞许。
在道试愈发临近之际,跟先前在各地寻客栈落脚相比,找一处单独的府邸确实更为稳妥,既能避人耳目,又能避免意外发生。
毕竟如今的雍乐城已是龙蛇混杂。
“确是如此。”
对楚徽所想,黄龙不知,对楚徽所讲,黄龙点头应道:“适才在查验户碟凭证时,不止有守城将士,还有道衙所派官吏,这可比以往要严格太多。连城门巡查都如此缜密,可见宋纪对此番道试之重视。”
“不过说起来,这次京畿道主考官,不是宋纪,其只得了个副考官,但宋纪却没有丝毫懈怠,此人心胸不简单啊。”
“皇兄没有看错人。”
楚徽笑着对黄龙说道。
涉及到道一级的考试,有牵扯的就不止是学子那样简单,对于能参与其中的官员来讲,这是份量很足的政绩。
京畿道主考官,定下的是中书省平章政事张洪,此事在明确下来后,朝中也好,地方也罢,很多都知一点,张洪要往上动一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四十章大诰(1)(第2/2页)
当然,前提是京畿道试不出任何纰漏。
但凡是宋纪有私心的话,那在这次道试之下,他只需表现得迟疑些,都无需刻意去做什么,那张洪的压力就会成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