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240章文能治国安天下,武可纵马平海内——!!(第1/2页)
甚至不少人或许私交甚好。
这正是后来众人愿意追随李二的原因之一。
天幕画面一转,一座繁华的城池出现在眼前。
那便是长安。
长安城夜如白昼,百姓安居乐业。
魏征直言进谏,李世民则耐心倾听。
【即位后的李世民,以“贞观”为年号,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治世。】
【他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于是减轻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
【他打破门阀垄断,推行科举,让寒门子弟也能崭露头角。】
【他设立三省六部,健全法制,使朝政运转有如精密的机械。】
【大唐对外扩张的步伐从未停歇,先后灭掉东突厥、薛延陀、回纥、高昌、焉耆、龟兹、吐谷浑,疆域东临大海,西越葱岭,北抵漠北,南达南海。】
【李世民因此被尊为——天可汗!】
李二登基后,开启了贞观之治,大唐盛世由此拉开序幕。
更难得的是,他开创了“安内必先攘外”的治国新例。
贞观时期的武力与国力,可谓是盛极一时。
对外的战争,不仅摧毁了强敌,还换来了巨大的财富。
这些战利品反哺了大唐经济,非但没有增加百姓负担,反而让民生更加安定。
二凤用战争掠夺来充盈国库。
抢钱、夺粮,甚至直接掳人贩卖为奴。
胡姬、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皆由此而来。
军队不仅不是耗费庞大的包袱,反而成了国家的“印钞机”。
既能养活军人,又能清除外患,为内政提供安稳环境。
大唐因此无需再耗费巨资修筑长城,而是能将资金投入到大运河、农业水利等基础建设。
同时,大规模用兵也为寒门子弟提供了出路,化解了社会隐患,使社会更加稳定。
内与外,本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李二既休养生息,又对外征伐。
用战争滋养经济,再以经济反哺战争,形成了强强循环。
正因如此,大唐的经济恢复速度惊人!
贞观四年,米价每石三四十钱。
到了贞观十五年,竟降至每石二十钱,创下封建王朝的最低记录。
这是因为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钱币太值钱,反而让粮食跌价。
军队带回的牛羊马匹、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宝石骆驼,再加上茶叶、丝绸、陶器等本土产物,让百姓的生活日益富足。
温饱之外,他们甚至能尽情享受繁华与奢靡。
天幕再现恢宏画卷。
龙袍加身的李世民,端坐于殿前,神采威严,正接受四方使节的朝拜。
西域商旅络绎不绝,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的浩荡车队行进在群山之间。
【贞观四年,东突厥覆灭,颉利可汗被俘,自此北方宿敌不复存在。】
【李世民的视野,已然越过草原,落在遥远的西域。】
【安西四镇的设立,使丝绸之路再度繁盛,长安成为十万胡商的理想之都。】
【他派遣玄奘西行,推动佛经翻译,让文明交流的火花照耀中原。】
【当文成公主带着佛像与农作物远嫁吐蕃之时,松赞干布以“天子女婿”自居——这,就是强国底气的写照。】
诸帝透过天幕,尽览盛唐雄风。
虽是新朝初立,大唐的武德却澎湃至极。
历代开国之初,皆以休养生息为先,少有大规模对外用兵,需待数代之后国力充盈,方才东征西讨。
然而大唐完全不同,自建国起便铁骑纵横,连战皆捷,动辄覆灭一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40章文能治国安天下,武可纵马平海内——!!(第2/2页)
唐初战将若不灭国,都不好意思称名将。
甚至王玄策独自灭掉一个政权,回朝也只封得五品官。
唐威远播,长安更是成为世界的焦点与梦想之城。
……
大秦!
始皇帝目光深沉,久久不能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