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487章秦昇:历史的悲剧不会重演(第1/2页)
虽然凤延二年的新年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但东都洛阳却还是如同过年一般热闹和欢喜,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看上去都是喜气洋洋的。
因为在最近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大隋的南北都是捷报频传。
在北方,左千牛卫大将军、卫国公李靖联合铁勒人大败东突厥十几万大军,再一次攻破了重建不到两年的东突厥王庭,逼得东突厥最后一任可汗毗伽可汗阿史那什钵苾在绝望中自尽,东突厥自此灭亡,从此大隋北疆将再无战事。
而在南方,左翊卫大将军来护儿之子来整率三万精兵连战连捷,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先后平定了林士弘和张善安,江南之地从此回归大隋的版图。
南北皆取得大捷,也难怪东都百姓一个个都笑逐颜开。
毕竟自从大业七年王薄在长白山起兵作乱之后,天下便纷乱至今,如今总算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他们如何能不为之振奋。
只要朝廷再挥兵向西,消灭了伪唐,天下便可再次重归一统,彻底终结了乱世。
虽说天下百姓甚至朝中有不少百姓都在期盼朝廷可以尽快出兵关中,消灭李唐,重新一统天下,但秦昇却知道这件事一时半会儿急不得。
毕竟争霸天下不是玩SLG游戏,不是说只要打下了某个地方,哪个地方就能自动成为自己的地盘,不断爆人口和金币。
如果不尽快恢复当地的生产和秩序,这些地方只会成为朝廷沉重的负担,不仅不能增强自身实力,还有可能会拖垮朝廷的财政。
而隋朝时候的江南跟宋元明清时的江南完全是两个概念。
虽说从三国时候的东吴开始,江南就获得了一定的开发,在南北朝时更是因为中原士族衣冠南渡而获得大发展,但还是无法跟中原相提并论。
尤其是在隋灭陈之后,隋文帝杨坚为了阻止南陈死灰复燃,将大量的南方士族迁往了河西,使得江南的发展出现了倒退,反倒是不如南北朝时候的江南。
如今秦昇不仅仅想要恢复江南原先的秩序和生产,甚至还想搞一个江南大开发,提前让江南成为朝廷的财赋重地。
想要开发江南,首当其冲自然就是要想办法扩充江南的人口。
正如秦昇之前跟李靖说的那样,他打算将漠北一半的人口迁往江南,将他们全部打散跟江南的汉人混居,用几代人的时间将这些胡人彻底汉化成汉人,从此代代人为大隋的封建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只不过他的这一想法之前在政事堂遭到了萧瑀为首的另外几位相国的质疑。
萧瑀等人倒不是反对往江南迁移人口,而是质疑朝廷该不该将漠北的胡人迁往江南。
他们反对的理由主要有两点。
一是将近百万胡人从漠北迁往江南,要穿越整个中原,如此漫长的距离,一路上耗费的粮食和金钱根本无法想象。
虽说大隋富庶,完全承担得起这几十万胡人一路上的花销,可朝廷的钱粮再多也不是这么糟践的。
二是漠北和江南的气候和生存环境可以说是截然相反。
漠北严寒,江南温暖;
漠北干旱,江南潮湿;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因此,这些相国很担心这些来自漠北严寒干旱之地的胡人能否适应得了江南又热又湿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