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孔颖达言下之意是,这绢上的内容,讲明了就是赵仙罴当初所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9章李氏集团分崩离析的开始(第2/2页)
李世民面无表情道:“有何不同?赵家不是一直以赵仙罴马首是瞻吗?否则怎会跟随当时只有十五岁的赵仙罴离开大唐?念!”
孔颖达张了张嘴,目光一垂,低头看着手中绢布末尾一段话念道:
“李世民为子不孝,为夫不怜,为父不慈,为君不厚,枉顾私德,为后代效仿,后人如高宗李治,玄宗李隆基,皆有做出罔顾人伦出格之事。
大唐后续所发生之事暂不言表,譬如‘国都六陷’‘天子九逃’…
大唐最终享国祚二百八十余年。”
“大理寺丞赵蕴古之子,赵仙罴,记于贞观七年戊午月甲申日。”
李世民听完最后一个字,看着自孔颖达手中展开,垂至地面,长达一丈写满字迹的素绢,眼角剧烈抖动。
这最后一段话,每个字都像刀子一样深深扎在了他的肉里。
他本以为那个憨厚老实的儿子‘稚奴’,在他死后娶了他的妃子,还封为皇后,后来又被这个女人做了皇帝,已经是超出他这个做父亲能理解的极限。
没想到后面还有一个什么叫‘李隆基’的不肖子孙,也做出了类似的事?
到底是什么事?
还有。
这么强大的大唐后面竟然会走到‘国都六陷’‘天子九逃’的地步,最终风雨飘摇难逃衰亡落幕的命运,国祚只有二百八十余年?
“陛下,您也说了,这只不过是神武帝当初在长安时,由于对您心怀不满写的一些诅咒之语,请陛下息怒,不要放在心上。”
不知过了多久,长孙无忌打破沉默开口说道。
不管今天这张绢布上写的,对他带来了多来的震撼。
此时此刻,他只明白不能让大殿里这么官员,听信了绢布上所写的内容。
长孙无忌转而对身后所有同僚说道:
“这摆明了是神武帝为了蛊惑人心,而特意让潜伏在长安的细作,在赵家旧宅埋下的。”
深知从现场痕迹来看,保存着这卷素绢的石盒,不可能是最近被人埋下的苑君璋纪明玦两人,正要开口。
察觉到长孙无忌警告的目光,两人当即把话咽了回去。
长孙无忌看着平静了下去的众人,至少表面平静了下去,于是又对李世民说道:
“陛下,神武帝此举居心叵测,看来是有意图谋大唐,或者是想报复陛下,咱们必须提高警惕,彻查大唐境内潜伏的大秦细作。”
李世民很是满意看了眼长孙无忌,点了点头。
他明白长孙无忌的意思,石盒和绢布上的事,在此就要告一段落了,不能再扩大影响。
不管他心里有什么样的疑问,都不应该在朝堂上敞开了讲,否则就是正中赵仙罴下怀。
李世民当即下令退朝。
甚至,他没有留下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三个人。
因为长孙无忌房玄龄和谶言中提到的几件事,牵扯颇深,他不想两人被影响。
李世民来到北面的两仪殿,让人把苑君璋纪明玦两人带了过来。
看到苑君璋季明玦两人走进大殿,李世民把脸一沉问道:“把你们二人在现场看到的情况,一个细节都不要漏,全部告诉朕,记住,不要隐瞒任何事情!”
李世民现在最想知道,这石盒究竟是有人刻意在最近埋在赵家旧宅。
还是很可能是赵仙罴当初离开大唐之前,就已经埋下。
如果是后者,那么他就不得不重新审视,赵仙罴是始皇帝转世这个身份。
不然,他实在想不明白,赵仙罴怎么会有预知未来的能力。
还有,虽然刚才在朝堂上,长孙无忌已经及时补救,阻止这所谓的谶言被深深刻在每一个人心里。
可李世民明白,现在看似平静团结的朝堂,内里已经开始出现分化。
甚至就连长孙无忌,也不可能忘记,按照原有轨迹,他会死在亲手扶持上位的小外甥李治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