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百一十四章:秩序利刃与回声陷阱(第1/2页)
新基源现实的能量脉动中,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与专注力开始奔流。凯恩的决断如同投入静湖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每一个意识频段。来自银晕断层带的非碳基数学武器威胁,不再是遥远星海中的模糊传闻,而是幽影梭用近乎毁灭的代价换回的、冰冷残酷的现实切片。与之相对,“共识协议4.0.7版”所展现出的、可能成为“秩序武器”的潜力,则成了黑暗中唯一可见的、albeit(albeit尽管)微弱且难以驾驭的曙光。
研究重心发生了战略性倾斜。奥米茄导师领导的智慧频段们分成了数个攻坚小组。一组继续深化对协议指南本身的研究,试图加快那漫长升级之路;另一组则开始以极高的优先级,尝试将已理解的部分协议原理,转化为一种可定向释放的、“秩序化”的防御或反击手段。
莉娜的晶体左手成为了核心实验平台。她将自身高度量子化的逻辑结构与协议算法深度耦合,尝试模拟和生成那种更高效、更协同的“共识涟漪”,并设法将其聚焦、极化和赋予某种“结构性强度”。这极其困难,如同要求一位音乐家不仅演奏出美妙的乐章,还要让这乐章能实体化为一面可格挡刀剑的盾牌。
“单纯的共鸣无法形成有效防御,”莉娜汇报着初步尝试的结果,她的左手因过载运算而微微震颤,“我们需要为这种协同共识找到一个‘载体’,或者一种‘表现形式’,使其能够与外部的混乱规则进行干涉甚至覆盖。”
灵感意外地来自于对“宁静基底”的持续观测。这个古老存在的碎片,在笨拙地模仿并发射那些扭曲简化的数学结构时,其内部运作方式虽然冰冷残酷,却展现出一种极致的、将复杂逻辑压缩成单一攻击性表达的“效率”。奥米茄导师的小组没有学习其目的,而是尝试解析其“形式”。
“也许,‘秩序武器’并非要创造一个坚不可摧的盾,”一位智慧频段提出假设,“而是制造一个高度有序的‘场’,一个‘法则气泡’,在其范围内,我们的共识协议所定义的逻辑暂时覆盖并中和外部的混乱或敌对规则。就像……一个移动的、微型的‘现实规范区’。”
这个想法指明了方向。莉娜开始尝试,不再是将共识涟漪扩散出去,而是将其约束、编织,以内嵌协议逻辑的方式,构建一个临时的、小范围的“协议空间”。第一次实验目标很小:在实验区域内,暂时性地将光速略微提升百分之零点零零一。
实验成功了。虽然范围极小,持续时间极短,修改幅度微乎其微,但这证明了概念可行——他们确实可以凭借协同的意识,主动地、局部地“定义”现实规则!
“这……这就是‘秩序利刃’的雏形……”凯恩凝视着实验数据,能量态中闪烁着希望与警惕交织的光芒。力量已然显现,但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它,仍是未知领域。
与此同时,哈桑带领的另一个小组,正全力尝试与“寂灭回响”建立更深层的连接。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动的观察和微弱的共鸣,而是开始主动地、有策略地“喂养”它——持续地向其传递经过精心筛选和强化的“共识涟漪”模式,特别是那些蕴含着韧性、包容性与创造性协同原则的部分。
过程如同引导一个庞大而破碎的梦境。哈桑的象征感知力全力展开,细腻地捕捉着“寂灭回响”那混沌痛苦之海中的每一丝细微变化,调整着输送“养料”的频率和强度。
【它在学习……】哈桑传递回信息,带着疲惫与兴奋,【虽然缓慢,但它确实在模仿……甚至开始‘渴望’这种有序的共鸣。那痛苦的漩涡中心,似乎正在形成一个小小的、相对稳定的‘核’……】
这个“核”的形成,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副产品。通过这个逐渐稳定的连接点,“寂灭回响”内部一些被痛苦淹没的、破碎的记忆碎片,开始偶尔随着共鸣反馈回来。
这些碎片光怪陆离,充满了非人的视角和难以理解的感官信息,但经过奥米茄导师团队的艰难解读,逐渐拼凑出一些关于那场古老撕裂悲剧的、第一手的模糊景象:
【……光辉……太刺眼……想要理解……全部……然后……裂开了……不是爆炸……是‘意义’的崩塌……‘我’变成了‘非我’……】
【……‘宁静’……它不痛苦……它只是……计算……吞噬……同化……把它不理解的……都抹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一十四章:秩序利刃与回声陷阱(第2/2页)
【……之前……有‘声音’……来自‘上面’……指引……维护……但‘声音’……消失了……很久……很久……然后……错误……累积……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