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皇宫内便已热闹起来。今日是早朝之日,文武百官早早地便来到了朝堂之上,等候皇帝的到来。而在这些官员之中,李斯年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他身着丞相官服,面色从容,仿佛丝毫没有受到萧琰一案的影响。
可只有李斯年自己知道,他心中早已是波涛汹涌。昨日傍晚,他得知管家秘密转移苏墨时遇到了不明身份之人的袭击,苏墨也不知所踪,他便意识到事情可能已经败露。他连夜派人四处寻找苏墨的下落,可始终没有任何消息。他心中暗暗祈祷,希望苏墨没有落入齐王手中,否则,自己多年的心血恐怕就要毁于一旦了。
就在李斯年思绪万千之际,太监尖细的声音响起:“陛下驾到!”
文武百官立刻跪倒在地,齐声说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缓缓走上龙椅,坐下后,说道:“众卿平身。”
“谢陛下!”百官起身,纷纷站回自己的位置。
皇帝扫视了一眼朝堂之上的百官,目光最终落在了李嶙身上,说道:“齐王,萧琰通敌叛国一案,你调查得如何了?可有什么进展?”
李嶙上前一步,躬身说道:“启禀陛下,经过臣的调查,发现萧将军通敌叛国一案疑点重重,恐怕其中另有隐情。臣已找到一些证据,还请陛下准许臣在朝堂之上当众陈述。”
李斯年心中一紧,连忙上前说道:“陛下,萧琰通敌叛国一案早已人证物证俱在,齐王殿下如此说,恐怕是为萧琰开脱罪名。还请陛下明察,切勿被他人蒙蔽。”
李嶙冷笑一声,说道:“丞相大人,本王是否为萧将军开脱罪名,只需将证据一一呈上,陛下自有明断。难道丞相大人是怕真相败露,所以才急于阻止本王?”
“你……”李斯年被李嶙怼得说不出话来,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皇帝见状,皱了皱眉头,说道:“齐王,既然你有证据,那就呈上来吧。朕倒要看看,这其中究竟有什么隐情。”
“谢陛下!”李嶙躬身谢恩,随后转身对身后的侍卫说道:“带张毅和苏墨上殿!”
很快,张毅和苏墨便被侍卫带上了朝堂。张毅身着囚服,神色慌张;苏墨则身着素衣,眼神中带着几分紧张。
百官见状,纷纷议论起来。他们大多都知道张毅是指证萧琰的关键证人,却从未听说过苏墨这个人,心中不禁充满了疑惑。
李斯年看到张毅和苏墨,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知道,大势已去,自己的阴谋恐怕就要败露了。
“张毅,”李嶙的声音响起,“你且当着陛下和百官的面,说说你当初是如何指证萧将军的?又是受了何人指使?”
张毅跪在地上,不敢抬头,声音颤抖地说道:“启禀陛下,草民……草民当初是受了丞相李斯年的指使,才诬陷萧将军通敌叛国的。李斯年给了草民一万两银子和一座府邸,还威胁草民说,若是草民不照做,就杀了草民的妻儿。草民一时糊涂,才犯下了如此大错,还请陛下饶命!”
张毅的话如同惊雷一般,在朝堂之上炸开。百官纷纷震惊地看向李斯年,眼中满是不可思议。
李斯年连忙跪倒在地,大声说道:“陛下,臣冤枉!张毅这是血口喷人,臣从未指使过他诬陷萧将军!还请陛下明察!”
“丞相大人,事到如今,你还想狡辩?”李嶙说道,“张毅,你可有证据证明你所说的话?”
张毅连忙从怀中掏出一枚玉佩,双手捧着,说道:“启禀陛下,这枚刻有‘李’字的玉佩,便是李斯年给草民的信物,草民可以作证,这枚玉佩与李斯年日常佩戴的玉佩一模一样!”
侍卫将玉佩呈给皇帝,皇帝接过玉佩,仔细看了看,又递给身旁的太监,让他传给百官观看。百官看过之后,纷纷点头,确认这枚玉佩确实是丞相府的物品。
李斯年见状,心中更加慌乱,他连忙说道:“陛下,这枚玉佩虽然是臣府中的物品,但早已遗失,定是张毅偷去,用来诬陷臣的!”
“丞相大人,你倒是会狡辩。”李嶙说道,“那苏墨呢?你总不能说苏墨也是诬陷你吧?”
李嶙转向苏墨,说道:“苏墨,你且说说,你与李斯年是什么关系?那封所谓的萧将军与蛮族往来的书信,又是怎么回事?”
苏墨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说道:“启禀陛下,草民是一名书法爱好者,数月前,李斯年派人将草民请入丞相府,以草民家人的性命相要挟,逼迫草民伪造萧将军与蛮族往来的书信。草民迫于压力,只好答应。这是草民当时练习模仿萧将军笔迹时所写的纸张,还请陛下过目。”
侍卫将纸张呈给皇帝,皇帝接过纸张,仔细对比了一下之前那封伪造的书信,发现上面的笔迹果然如出一辙。他心中顿时明白了一切,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李斯年!”皇帝的声音充满了愤怒,“你可知罪?你竟敢伪造证据,诬陷忠良,妄图掌控兵权,你眼里还有朕这个皇帝吗?”
李斯年浑身颤抖,知道自己已经无力回天。他跪倒在地,不停地磕头,说道:“陛下,臣知错了!臣一时糊涂,才犯下了如此大错,还请陛下饶臣一命!臣以后再也不敢了!”
“饶你一命?”皇帝冷哼一声,“你诬陷忠良,动摇国本,若不严惩,何以服众?来人啊,将李斯年打入天牢,择日处斩!”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李斯年被侍卫拖了下去,口中还在不停地喊着。
百官见状,纷纷跪倒在地,说道:“陛下圣明!”
皇帝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说道:“齐王,多亏了你查明真相,才让萧将军免受冤屈。传朕旨意,即刻释放萧琰,恢复其镇国将军的职位,并赏赐黄金千两,以作补偿。”
“臣遵旨!”李嶙躬身谢恩。
随后,皇帝又对张毅和苏墨说道:“张毅,你虽受人胁迫,但诬陷忠良,罪不可赦。念你主动认罪,且有立功表现,朕就饶你一命,贬为庶民,永不录用。苏墨,你虽被迫伪造书信,但也参与其中,朕就不追究你的罪责了,你且回家去吧,日后要好生做人,莫再犯错。”
“谢陛下!”张毅和苏墨连忙磕头谢恩。
早朝结束后,李嶙亲自前往大理寺,将萧琰接了出来。
大理寺外,萧琰身着崭新的将军铠甲,面色虽然有些苍白,但眼神中却充满了感激。看到李嶙,他连忙走上前,躬身说道:“殿下,多谢你查明真相,还末将清白。大恩不言谢,日后若有差遣,末将万死不辞!”
李嶙笑着拍了拍萧琰的肩膀,说道:“萧将军,你我兄弟一场,何须言谢。你本就是忠良之后,蒙受冤屈,本王岂能坐视不管。如今真相大白,你也该回到军中,继续为大靖效力了。”
“末将领命!”萧琰眼中满是坚定。
随后,萧琰便前往军营,重新执掌兵权。而李嶙则回到了王府,心中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这场风波虽然已经平息,但朝堂之上的斗争却从未停止。未来,他还需要更加谨慎,才能守护好大靖的江山社稷。
萧琰恢复职位后,第一件事便是整顿军纪。他深知,之前军中之所以会出现张毅这样的叛徒,与自己平日里对军中管理不严有着很大的关系。他将那些与李斯年有牵连的将领一一革职查办,提拔了一批忠诚可靠、有勇有谋的年轻将领,很快便稳定了军心。
而李斯年被打入天牢后,他的党羽们顿时慌了手脚。他们有的试图通过各种关系营救李斯年,有的则四处活动,想要寻找新的靠山,还有的则选择了沉默,等待着事态的发展。
李嶙对此早有预料,他早已派人密切监视着李斯年党羽的动向。一旦发现有人试图作乱,便立刻将其控制起来,以免他们掀起更大的风波。
这日,李嶙正在王府中处理事务,林朔突然前来禀报:“殿下,李斯年的长子李弘在府中召集了一批党羽,似乎在密谋着什么。他们还与城外的一支山贼队伍有联系,恐怕是想劫狱救走李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