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剑客萧书生

第八十八章汉王初露锋芒(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八十八章汉王初露锋芒(一)(第1/2页)

烛火在汉王书房的铜灯里明明灭灭,李锐指尖捏着的朱笔悬在案牍上方,墨汁在宣纸上晕开一小团深色。窗外的梆子敲过三更,巡夜卫兵的甲叶碰撞声从长廊尽头传来,又渐渐远去,只留下满室沉寂与檀香混合的味道。

“殿下,萧先生送来的流民安置策论,您已经看了半个时辰了。”贴身侍卫陈武垂手立在阴影里,声音压得极低。他跟着李锐从燕北战场到京城封地,从未见这位杀伐果断的汉王对一份文书如此犹豫不决。

李锐没有抬头,目光落在策论末尾那句“减封臣私兵,增编府兵以固京畿”上。萧琰的字迹清隽有力,每一笔都透着书生特有的风骨,可在李锐眼里,那墨迹却像一把钝刀,反复刮着他心头最敏感的地方。

“私兵”二字尤其刺眼。他在燕北征战三年,靠的就是陈家军与苏家骑兵两支私兵,若按萧琰所说削减私兵,他这个汉王与砧板上的鱼肉有何区别?可转念一想,萧琰昨日在朝堂上提出此策时,句句切中流民作乱的根源,连父皇都抚掌称赞,称其“有王佐之才”。

“陈武,你说萧琰此人,究竟是真心为我谋划,还是……”李锐顿了顿,把后半句“为父皇监视我”咽了回去。他放下朱笔,指节轻轻敲击案面,发出规律的笃笃声,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

陈武身形微顿,低声回道:“萧先生自三年前随殿下从燕北回来,始终尽心尽力。去年您患病卧床,是他彻夜守在府外,连熬七日汤药;今年春荒,他亲自去灾区赈灾,差点被饥民误伤。论忠心,府里没人比得过他。”

“忠心?”李锐冷笑一声,起身走到窗边。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他脸上,一半明亮,一半隐在阴影里。“他是父皇亲点给我的伴读,当年在太学,他就敢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反驳我提出的‘重武轻文’论。你以为,他真的会甘心屈居我之下?”

陈武沉默了。他知道汉王心中一直憋着一股劲。当今圣上有三个儿子,太子懦弱,三皇子沉迷享乐,唯有汉王李锐文武双全,却因母妃出身低微,始终不被父皇看重。三年前燕北大捷,本是他最有可能被封太子的机会,可父皇却只给了他一块富庶的封地,让他远离京城权力中心。

“把这份策论拿去,”李锐转身,眼神里多了几分冷意,“让萧琰明日辰时来书房见我。就说,我有要事与他商议。”

陈武接过策论,见汉王指尖的墨汁沾在纸上,晕开一个黑色的印记,像一滴无法抹去的血。

辰时的阳光透过书房的雕花窗,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萧琰一身青色长衫,手持折扇,缓步走进书房。他身姿挺拔,面容俊朗,眉宇间带着书生特有的温和,可那双眼睛却异常明亮,仿佛能看透人心。

“臣萧琰,参见殿下。”萧琰躬身行礼,声音沉稳。

李锐坐在案后,手里把玩着一枚玉佩,目光落在萧琰身上,带着审视的意味。“先生不必多礼,坐吧。”他指了指旁边的椅子。

萧琰谢过,在椅子上坐下,将折扇放在膝上。“不知殿下今日召臣前来,有何要事?”

李锐把桌上的策论推到萧琰面前,指尖在“减封臣私兵”几个字上点了点。“先生这份策论,父皇很是赞赏,说先生有治国之才。可我却有一事不明,想向先生请教。”

萧琰看向策论,神色平静。“殿下请讲,臣知无不言。”

“我汉王封地有私兵三万,皆是随我征战多年的弟兄。若按先生所说削减私兵,一旦边境有事,或是封地内出现乱子,我该如何应对?”李锐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丝压迫感。

萧琰微微颔首,似乎早有准备。“殿下所言极是,私兵确实是殿下守卫封地的重要力量。可臣以为,私兵虽强,却有三大隐患。其一,私兵只认主将,不认朝廷,长此以往,恐生割据之心;其二,养兵耗资巨大,封地赋税本就多用于养兵,若能削减私兵,将资金用于安抚流民、发展农桑,可让封地百姓安居乐业;其三,当今圣上对藩王私兵本就心存忌惮,殿下若主动削减私兵,可表忠心,消除圣上疑虑,于殿下日后发展大有裨益。”

“表忠心?”李锐猛地拍了一下案几,茶水溅出,洒在策论上。“先生是觉得,我李锐需要靠削减私兵来讨好父皇?还是说,先生觉得我有不臣之心,怕我连累了你?”

萧琰脸色不变,起身再次躬身。“殿下息怒。臣并非此意。臣追随殿下三年,深知殿下忠心耿耿,绝非有不臣之心之人。只是如今朝局复杂,太子虽懦弱,却有外戚支持;三皇子看似沉迷享乐,实则暗中培养势力。殿下若想在这场储位之争中脱颖而出,仅凭私兵远远不够,还需赢得民心,获得朝臣支持。削减私兵,正是赢得民心与朝臣支持的第一步。”

李锐盯着萧琰,眼神越来越冷。他当然知道萧琰说的是实情,可萧琰的话,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心中最不愿面对的那扇门——他在父皇心中,始终是个需要被提防的藩王。而萧琰,这个父皇派来的伴读,究竟是在为他谋划,还是在替父皇监视他,引导他走向一条看似光明,实则处处受限的路?

“先生考虑得如此周全,真是难得。”李锐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只是不知,先生这些想法,是自己琢磨出来的,还是……听了别人的吩咐?”

萧琰身体微僵,抬头看向李锐,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恢复平静。“殿下此言何意?臣所有谋划,皆为殿下着想,绝无半句虚言,更无受人指使之说。”

“是吗?”李锐站起身,走到萧琰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那我问你,上个月我让你暗中调查三皇子私吞赈灾款一事,你为何迟迟没有回复?是不是因为三皇子暗中给了你好处,让你故意拖延?”

萧琰脸色终于变了,急忙说道:“殿下误会了!三皇子私吞赈灾款一事牵扯甚广,涉及多位朝中大臣,臣怕打草惊蛇,才一直暗中收集证据,尚未整理完毕。臣怎敢因个人私利,耽误殿下大事?”

“证据?”李锐冷笑一声,伸手捏住萧琰的下巴,迫使他抬头看着自己。“我看你是根本不想拿出证据吧!萧琰,你别忘了,你是我汉王的人,若敢背叛我,我会让你知道,什么叫生不如死!”

萧琰的下巴被捏得生疼,可他却没有挣扎,只是定定地看着李锐,眼中带着一丝委屈,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倔强。“殿下,臣对您忠心耿耿,天地可鉴。若殿下不信,臣愿以死明志!”

李锐看着萧琰眼中的倔强,心中的杀意突然冒了出来。他讨厌这种无法掌控的感觉,萧琰太聪明,太有主见,甚至有时候,他觉得萧琰比自己更懂如何在朝堂上立足。这样的人,若真心辅佐自己,便是得力助手;可若有二心,便是最大的威胁。

他缓缓松开手,指腹上还残留着萧琰皮肤的温度。“罢了,我暂且信你一次。”李锐转身回到案后,语气恢复了平静,可眼底的冷意却丝毫未减。“三皇子的事,限你三日之内,把证据交给我。若逾期不交,休怪我无情。”

萧琰揉了揉下巴,躬身说道:“臣遵旨。三日之内,定将证据呈上。”

“你退下吧。”李锐挥了挥手,目光重新落在案牍上,不再看萧琰。

萧琰深深看了李锐一眼,转身走出书房。阳光照在他身上,可他却觉得浑身发冷。他知道,从这一刻起,汉王对他的信任,已经开始动摇了。

三日后,萧琰如期将三皇子私吞赈灾款的证据交给了李锐。证据确凿,不仅有账本记录,还有三皇子手下亲信的供词。李锐看着证据,心中的疑虑稍稍减轻了一些,可对萧琰的提防,却并未消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八十八章汉王初露锋芒(一)(第2/2页)

几日后,恰逢秋猎,圣上在京郊围场设宴,邀请各位皇子与朝中大臣参加。李锐带着萧琰与陈武一同前往。

围场里草木枯黄,风声呼啸。李锐骑着一匹黑色骏马,手持弓箭,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前方的树林。萧琰骑着一匹白马,跟在李锐身后,手里拿着一本小册子,似乎在记录着什么。

“殿下,前面有一群鹿,要不要过去看看?”陈武指着不远处的树林,低声说道。

李锐点头,催马向前。萧琰与陈武紧随其后。走进树林,果然看到十几只鹿在林间吃草,听到马蹄声,鹿群受惊,四散奔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英雄命运
英雄命运
命运的塔罗牌之下,英雄的轨迹是可以探寻的! 在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恩法斯大陆之上,获得命运眷顾的幸运儿很多,但随之被命运所抛弃的也不知凡几,这些人中有的热血奋战为抵御永恒之龙的入侵付出生命;有的苦苦支撑那已被命运抛弃的权势;更有形形色色的人在追逐力量的道路上迷失自我,陷入沉沦;还有那被命运所玩弄的弃儿,刚刚给了你一个希望,但又立刻无情的剥夺!………… 命运总是会在最后告诉那些只是依靠它的人一切都
圆圆的熊
我用花瓶通古今
我用花瓶通古今
【古代少年大将军x娇娇富贵花,古今连接+囤货+基建+荒年】叶苜苜发现祖传花瓶成精,神奇的能连通两千年前古代。因此她结识一位古代少年将军。将军镇守边塞重城,被蛮族三十万大军包围。天降大旱,河床枯竭,二十万百姓饿死只剩下八万人。走投无路,将军向神明乞求水和食物,希望能让百姓活下去。叶苜苜大手一挥,准了!她囤积大量物资,投喂将士和百姓。包子馒头花卷肉夹馍……每天不重样,给古代人一点现代美食的小震撼。寄
苜肉
狂龙下山:我是国手仙医
狂龙下山:我是国手仙医
未下山前,天下神医十七八九。我下山后,尔等神医见我,只管磕头!一念普度众生,我是医术尽头。一念金针除恶,我是杀神修罗。什么神医,大族家主,古武传人,在我面前,统统不够看。医术,古武什么的,我真就只懂亿点点!
南山牧
江湖笑之侠义
江湖笑之侠义
故事发生在《江湖笑之轮回》的十年之后,江洋大盗刘博启之子刘一哲在外结识了昆仑派玄墨掌门世侄李诺云、峨眉派首徒高镜月、琉璃谷罗小霖,四人在一路收集上古神器中结下了友谊,最终合成了上古密卷,击败魔头楚冰霜………
狸猫末末
腐朽世界
腐朽世界
神秘,绝望,痛苦,腐朽,世界走向迷途,我却不知何去何从。来到一个正在走向末路的世界,危机四伏,渺无希望,我只能依靠身上的神秘血印,不断推演进化各类技能,尝试走出一条绝望生路。…
滚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