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剑客萧书生

第七十二章萧书生醉吟青云志(六)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个月后,“忠义军”五万大军在柳林城集结完毕。李乘风任主帅,赵虎任先锋,萧琰任军师,率领大军向太原进发。太原是北方重镇,元军在此部署了三万兵力,守将石抹宜孙是元廷名将,武艺高强,擅长守城。

大军抵达太原城下,赵虎率先发起进攻。他率领一万先锋军,手持长刀,向城门冲去。然而,太原城城墙高大坚固,元军在城墙上架设了大量的弓箭和投石机,“忠义军”士兵们伤亡惨重,几次进攻都被击退。

连续进攻三日,“忠义军”损失了数千士兵,却始终未能攻破太原城。赵虎心中焦急,对萧琰说道:“萧兄,这样硬攻不是办法,再打下去,我们的士兵就要损失殆尽了!”

萧琰站在阵前,仔细观察着太原城的防守布局,说道:“赵兄,石抹宜孙虽然擅长守城,但他有一个弱点——多疑。我们可以采用‘声东击西’之计,先派一支军队佯攻东门,吸引元军的注意力,然后派精锐士兵从西门偷袭,一举攻破城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十二章萧书生醉吟青云志(六)(第2/2页)

李乘风点头同意:“好计!赵虎,你率领三万士兵佯攻东门,务必制造出全力进攻的假象;萧琰,你与苏墨率领一万精锐士兵,从西门偷袭;我则率领一万士兵,在城外接应,防止元军突围。”

当晚,赵虎率领三万士兵,向太原城东门发起猛攻。士兵们点燃火把,呐喊着冲向城门,元军果然中计,将大部分兵力调往东门防守。萧琰与苏墨则率领一万精锐士兵,趁着夜色,悄悄来到西门。

西门的元军防守薄弱,只有数千士兵。萧琰一声令下,“忠义军”士兵们发起突袭,元军毫无防备,很快便被击溃。萧琰率领士兵们冲入城中,与元军展开巷战。

石抹宜孙在东门得知西门被攻破,大惊失色,连忙率领大军回援。然而,赵虎早已率领士兵们突破东门,与萧琰的军队在城中汇合,对元军形成夹击之势。

石抹宜孙见大势已去,想要拔剑自刎,却被赵虎一把抓住。赵虎厉声说道:“你这元军走狗,欺压百姓,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萧琰连忙阻止:“赵兄,暂且留他一命。石抹宜孙是元廷名将,若能劝他归降,对我们日后进攻元大都大有裨益。”

石抹宜孙冷笑道:“我乃大元臣子,岂会归降你们这些逆贼?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萧琰叹了口气:“石抹将军,元廷腐败,百姓困苦,你难道看不见吗?你若归降,我们可以饶你不死,还让你继续统领士兵,为解救天下百姓出力。若你执迷不悟,不仅自己会丧命,还会连累城中百姓。”

石抹宜孙沉默良久,最终放下佩剑,跪倒在地:“我愿归降!只求萧参军能善待城中百姓。”

萧琰大喜,连忙扶起石抹宜孙:“将军放心,‘忠义军’素来军纪严明,绝不会伤害百姓。”

拿下太原城后,“忠义军”士兵们在城中休整。萧琰打开粮仓,发放粮食给百姓,百姓们纷纷拍手称快,不少年轻百姓主动报名参军,“忠义军”兵力再次扩充。

当晚,李乘风在太原城内设宴,庆祝胜利。宴会上,萧琰举起酒碗,吟出一首诗:

“太原城下破元军,忠义将士勇无伦。

劝降名将添助力,再向大同踏征尘。

青云之志终可遂,定叫天下尽归心!”

诗句传遍宴会,将领们纷纷喝彩。众人都知道,拿下太原城,只是抗元事业的第一步,接下来,他们还要夺取大同,与红巾军、浙东义军汇合,共同向元大都进发。而萧琰的青云之志,也在这一场场战斗中,逐渐变得清晰而坚定。

暮春的金陵城总裹着层化不开的软雾,秦淮河的水汽漫过乌衣巷的青石板,将萧景渊那柄磨得发亮的旧折扇都润出了几分潮气。他倚在“晚晴楼”二楼的窗边,面前摊着半张未写完的策论,砚台里的墨汁却早已凝了薄霜——方才楼下传来的一阵喧哗,搅得他连“民生”二字都写不真切。

“萧相公,您就别管这闲事了。”店小二端着一碟刚热好的桂花糕,脚步放得极轻,“方才被抓走的是周明通周相公,听说……是偷了府衙的官银哩!”

萧景渊握着笔的手猛地一顿,狼毫笔尖在宣纸上戳出个墨点。周明通他是认得的,上月在贡院旁的书肆里,两人还曾为《孟子滕文公》里“制民之产”的说法辩了半宿。那是个穿洗得发白的蓝布长衫、连买本旧书都要攒半月铜钱的寒门书生,别说偷官银,便是见了二两银子都要双手攥紧,生怕污了自己的清白。

“谁说他偷了官银?”萧景渊推开椅子,青布长衫扫过桌角,带倒了半盏凉茶。

店小二苦着脸往后缩了缩:“是赵捕头亲自带人抓的,府衙的人都来了,还搜出了……搜出了五十两雪花银,就藏在周相公的书箱里。”

萧景渊没再问话,抓起折扇便往楼下走。晚晴楼外的长街上,几个穿皂衣的捕快正押着个戴镣铐的书生往前走,那人脊背挺得笔直,侧脸冻得发白,正是周明通。他怀里还抱着本卷了边的《礼记》,书页被风吹得哗哗响,像是在替他喊冤。

“周兄!”萧景渊拨开围观的人群,快步追上去。

周明通闻声转头,看见萧景渊时,原本紧绷的嘴角突然垮了,眼里瞬间蓄满了泪:“萧兄……我没有偷官银,是他们陷害我!”

“住手!”一个粗哑的嗓音响起,赵捕头转过身来。这人满脸络腮胡,腰间别着柄锈迹斑斑的腰刀,看着凶神恶煞,却偏生有双极亮的眼睛。他上下打量了萧景渊一番,皱眉道:“你是何人?敢拦官府办案?”

“在下萧景渊,是本届应天府乡试的举子。”萧景渊拱手行礼,语气却不含半分怯意,“赵捕头,周兄为人耿直,断不会做偷盗之事。那官银既是在他书箱里搜出的,不知可否容在下问一句——何时搜出的?谁搜的?当时可有旁人在场?”

赵捕头愣了愣,大概是没料到这个文弱书生会问得如此细致。他沉默片刻,沉声道:“今早卯时,在周明通租住的客栈里搜的,是我亲自带人去的,还有两个衙役作见证。那银子用红布包着,上面还盖着府衙的印戳,错不了。”

“红布包着?印戳是府衙的哪处印?”萧景渊追问,“是户房的‘收银印’,还是库房的‘封存印’?再者,周兄昨日与我在书肆见面,直到戌时才离开,之后便回了客栈,如何能在一夜之间偷到官银?”

赵捕头被问得哑口无言,脸色渐渐沉了下来:“你这书生,莫不是想替他翻案?官差办案,岂容你这般胡搅蛮缠!”说罢,他朝手下使了个眼色,“走,别跟他废话!”

捕快们押着周明通正要走,周明通却突然挣开,朝着萧景渊喊道:“萧兄!我昨日回客栈时,看见张万霖的人在我房外徘徊!是张万霖害我!”

“张万霖?”萧景渊心里咯噔一下。这名字他早有耳闻——金陵城里的盐商之首,据说富可敌国,还与应天府知府王怀安来往甚密。上月他路过秦淮河畔的盐市,亲眼看见张万霖的手下欺压卖盐的小商贩,把人家的盐筐都掀翻在地上,当时周明通还上前理论,替那商贩说了几句话。

赵捕头听到“张万霖”三个字,脸色微变,厉声喝道:“休得胡言!张老爷是本地的乡绅,怎会害你?再敢污蔑好人,我先治你个诽谤之罪!”

萧景渊看着赵捕头紧绷的侧脸,心里已然有了数。他没再阻拦,只是对着周明通的背影朗声道:“周兄放心,在下定会查明真相,还你清白!”

周明通脚步一顿,没回头,却有一滴泪落在了青石板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等捕快们走远,围观的人群渐渐散去,萧景渊才转身回了晚晴楼。他刚坐下,就见一个穿月白襦裙的女子从楼梯口走来,手里提着个描金漆盒,步履轻盈,像是踏在云端上。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成寒门学渣,我一路科举舌战群儒
穿成寒门学渣,我一路科举舌战群儒
他是现代社会985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博士,被一场车祸带到了大梁王朝。家徒四壁不说,还有个日日盼着他科举高中,光耀门楣的娘!“娘!鸭子是生不出白天鹅的!”为了能吃饱饭,他成了王府少爷的陪读书童,阴差阳错被少爷送去了科举。科举放榜后,他看见自己的名字高悬其上。“哎!真让我妈生出白天鹅了?”……
佚名
幽禁十年,长公主重生造反前
幽禁十年,长公主重生造反前
上一世,长公主受人挑唆造反失败,幽禁长达十年。她日日受刑,旧伤未愈又添新伤,最后一杯毒酒了却前尘。重生当日,竟是前世造反失败那天,她当即放下屠刀,抱紧皇帝身边第一权臣大腿。天下皆知,长公主品德败坏放浪形骸,而首辅大人才貌无双冰清玉洁。皇帝一朝赐婚,天下心仪首辅大人的女子心碎不已,都觉得好好的白菜竟然被猪给拱了。深夜,长公主揪着男人的衣领将人推倒在床。俊美无双的男人被她扯的寝衣大敞,不禁
观自在
父女都选白月光,她转身离婚惊艳全球
父女都选白月光,她转身离婚惊艳全球
她手术那天,丈夫在给白月光庆祝,丈夫说:“祝贺演奏会成功,我们爱你!”女儿说:“要是小姨能做我妈妈就好了。”姜云筝躺在病床上虚弱苦笑,当年霍聿川双眼失明,假千金逃婚,是她替嫁过去,千辛万苦为他治好了双眼,还冒着难产的风险为他生下女儿,五年来,她没日没夜的照顾家庭,可父女俩却当她是免费的保姆!既如此,她成全他们,这霍太太她不当了!转身离开,姜云筝摇身变成万众瞩目的焦点!女儿崇拜的国
宴秋
化龙诀
化龙诀
世人皆知齐天大圣孙悟空,平天大圣牛魔王....谁又知翻江倒海、威名震彻三界的覆海大圣蛟魔王,这名号背后藏着多少血泪的过往?那场赌上性命的天宫之战,究竟是为了成为仙佛?还是那句“等我...”所有…
凡哥无敌
弹幕里的青梅姐姐就很甜
弹幕里的青梅姐姐就很甜
穿剧后,沈停云成了女海王的七号备胎。看着弹幕刷屏【女主刚刚跟男五才偷吃完,所以才来晚了。】【青梅在门外等了一小时了!】沈停云果断甩开递酒的原女主,转身走向路灯下搓手哈气的青梅姐姐。什么高冷学神…
硒钍小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