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看了一眼众人,继续说道:“诸位请想,这世上之事,本就不公。士族之子,自幼便有良师教导,家中藏书万卷,衣食无忧,可专心向学。而寒门之子呢?莫说读书识字,能吃饱饭,不被饿死,已是邀天之幸。两相对比,如同以精兵对疲卒,这结果或许才是最真实的常态。”
“即便其中有少数投机取巧之辈,”何嵘叹了口气,“但恐怕,也改变不了这十之八九的悬殊比例。”
何嵘的这番话,虽然残酷,却是血淋淋的现实。
在场的众人,除了何嵘和杨士奇,几乎都出身于士族或官宦之家,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寒门想要出头,有多么艰难。
一直沉默不语的道衍大师,此时也缓缓睁开了眼睛。
“阿弥陀佛。”他双手合十,声音空灵,“何施主所言,乃是‘果’。但殿下所忧,乃是‘因’。”
“若长此以往,优者愈优,劣者愈劣。朝堂之上,皆为世家子弟;乡野之间,再无读书之声。则阶层固化,上下隔绝,国之根基,必将动摇。此风断不可长。”
道衍的话,说到了问题的核心。
朱旺赞许地点了点头。
这妖僧,果然看得透彻。
年轻的解缙此时也站了起来,他虽然年少,却心高气傲,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大师所言极是!学生以为,既然症结在于‘不公’,那我们便当设法,求一个‘公’字!”
“哦?”朱旺来了兴趣,“那你觉得,该如何求这个‘公’?”
解缙昂首挺胸,侃侃而谈:“学生以为,可将这‘天才少年’之选拔,分为‘士族卷’与‘寒门卷’!士族之子,家学渊源,其考卷当更难,更重经义策论。而寒门之子,见识有限,其考卷当更易,更重基础算学与识字!”
这个提议,立刻引来了杨荣的附和:“解兄此法甚妙!如此一来,既能保证选拔的公平,又能兼顾不同出身学子的实际情况,两全其美!”
然而,老成持重的杨士奇,却再次摇了摇头。
“殿下,诸位。”他站起身,对着众人行了一礼,才缓缓说道,“解兄与杨兄之法,看似公允,实则隐患无穷。”
“敢问解兄,”他看向解缙,“何为士族?何为寒门?这二者之间,又该如何界定?”
“是按家中田产多寡?还是按祖上是否出过高官?”
“一个家道中落的士族子弟,与一个偶得奇遇的商贾之子,又该如何划分?”
“难道,我们为了这一场小小的疫苗答题,还要先在全天下,搞一场轰轰烈烈的‘成分普查’不成?这其中所需耗费的人力物力,以及可能引发的混乱,恐怕远超你我想象。”
杨士奇的一连串反问,如同一盆盆冷水,将解缙和杨荣刚刚燃起的热情,浇了个透心凉。
他们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太过理想化,也太过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