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好在眼下还不用考虑这个问题,沈云姝倒是想起来那天和魏骁提的茶点一事。
不知道能不能成,能成的话,酥点的制作有固定流程,倒没有这么麻烦,单价还能卖得比花饽饽高,只要够新颖独特。
想到这,她就有点坐不住。
前世她钻研西点,中式酥点原本不是她熟悉的领域,只不过涉及开酥的技巧是中西相通的。但后来随着蛋黄酥的流行,许多传统酥点又回到了人们的视线里。
当时酒店要出面对vip客户的中秋礼盒,她们西点部专门研究了一阵子的中式酥点,几乎把市面上所有酥皮类型都尝试了一遍,还做了很多创新味型的馅料。
对这一领域,她敢说就种类丰富这一点,可以碾压这时代任何一家点心铺子。
唯一的阻碍,就是原料。
现代唾手可得的烘焙原料种类可以以千计算,到这里被阉割到了区区几十种。她是满身功夫施展不开,这么多年在沈家,也就只做了和魏骁提到的那几种。
汴城水运发达,商贸繁荣,按理说能找到的东西应该比沧县多。沈云姝决定得找个时间好好逛逛汴城的各种铺子。
不过在这之前,还是得把手上的馍塔单子完成。
翻过两天,到了去乡下送贺寿馍塔的日子,沈玉春一早就带着梁珍儿过来了,几个人装好花饽饽,坐上骡车,出了城。
******************
罗山村出城向北走十五里,不远不近。
王氏到的时候,主家已经忙活开了,桌子从院里摆到了院外大树下,粗略一数,得有二十几桌,恐怕全村的人都来了。
来小院定馍塔的是寿星公的大媳妇李大娘,比王氏还大几岁,一见到她们的骡车就赶紧喊来家里几个小子,三下五除二就把木桶搬进了院子。
“还想着你们没这么快到哩!”
李大娘帮着装架子,笑呵呵道。
“怕耽误家里事,早点弄完,等会客人来了也都能瞧见。”
客人定这馍塔很大原因就是给来宾观赏,给主家涨面子的,等人都来齐了再匆匆忙忙摆上,还有个屁用?
李大娘笑容更深,招呼着两个儿子把架子装起来,沈云姝几人就开始摆喜馒头。
李大娘定的是二两的款式,但今儿来吃席的人多,怕馒头不够分,又多加了半两银子,再加上沈云姝主动送了些,一共有将近三百个喜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