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长安城的冬雪总是来得悄无声息,像一层薄纱覆盖了朱雀大街的青石板。
易林踏着碎雪走向紫宸殿,银袍下摆沾着冰晶,腰间的金鱼袋碰撞出沉闷的声响。连续七日,他每日卯时便捧着奏疏立在殿外,今日靴底的积雪已结了层薄冰。
"易大人又来为长孙霖喊冤?" 内侍省总管鱼朝恩的尖声从暖阁传来,他捧着鎏金熏炉走过,炉中龙涎香的青烟在冷空气中蜷成螺旋,"陛下说了,此事牵涉甚广,还需从长计议。"
易林抬手拂去肩头的雪:"鱼公公若肯通报,便知臣今日带来的不是奏疏,是证据。" 他掀开貂裘,露出怀中的紫檀木匣,匣身雕刻的饕餮纹在晨光里泛着暗光。
殿内传来李玙的咳嗽声。这位刚平定安史之乱的皇帝近来总被风寒所困,龙椅上铺着三层狐裘。"让他进来。"
易林踏入暖阁时,暖气裹着药味扑面而来。李玙的目光落在木匣上,指节在御案的《资治通鉴》上轻轻敲击:"你可知,翻长孙霖的案子,等于说当年肃宗朝的三司会审都是错的?"
"臣只知国法面前,功过不能相抵。" 易林将木匣呈上,里面是七卷泛黄的卷宗,"这是夜影卫从洛阳地牢搜出的,当年杨国忠、哥舒翰、裴冕等人伪造的供词,上面有他们的私章。" 他展开其中一卷,"长孙将军从未通敌,是被朝廷中的细作诬陷,连同御林军数以万计的弟兄,都成了党争的牺牲品。"
御案后的沉默持续了许久。李玙盯着卷宗上的朱砂手印,忽然剧烈咳嗽起来,内侍慌忙递上参汤。"你想要什么?" 皇帝的声音裹在水汽里,模糊不清。
"臣请陛下为长孙霖平反,恢复御林军名誉。" 易林的膝盖重重砸在金砖上,"太行军愿即刻解散,将士们解甲归田,永不干政。"
这句话像块冰投入滚油。鱼朝恩手里的熏炉 "哐当" 落地,香料撒了满地。李玙猛地抬头,眼中的惊惶一闪而过 —— 太行军是易林一手打造的铁军,三万精兵皆是百战余生,此刻驻扎在长安城外的灞桥,说是护卫京畿,实则是悬在朝堂头顶的利剑。
"你在威胁朕?" 皇帝的声音陡然转厉。
"臣不敢。" 易林叩首更深,额头抵着冰冷的地面,"只是太行军将士多是农家子弟,如今战乱平定,也该回家种田了。他们的田产,臣已让人在江南备好,每亩地配三石种子,足够安身立命。"
殿外的风雪突然大了起来,窗棂被吹得呜呜作响。李玙望着阶下伏跪的身影,想起潼关大战时易林身先士卒的模样,想起洛阳宫城的烈焰中他抱着炸药包冲锋的背影。这个年轻人手握重兵,却从未有过僭越之举,如今竟要用最珍视的军队,换一个死人的清白。
"明日太庙祭祖,你随驾前往。" 李玙最终叹了口气,"其余的事,届时再说。"
次日的太庙弥漫着松烟与柏香。列祖列宗的牌位前,李玙亲手将长孙霖的灵位请入忠烈祠,牌位上的 "镇国将军" 四个金字在烛火下泛着柔光。
易林站在阶下,看着长孙霖的旧部李晟老泪纵横,忽然想起十年前在西域,那个总是笑着拍他肩膀的女将军,说 "御林军的职责,是守护大唐的每一寸土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