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鹰嘴崖的晨雾带着山涧的寒气,在堡垒的箭楼上凝结成细小的露珠。李晟的靴底踩过青石板时,带起一串潮湿的声响。他仰头望了眼崖顶的烽火台,昨夜值勤的士兵正蜷缩在角落打盹,青铜盔上的霜花在初阳下泛着细碎的光。
“都精神点!” 李晟的吼声在山谷间回荡,惊得崖下的山雀扑棱棱飞起。他走到堡垒中央的炮位前,佛郎机炮的炮身还带着夜露的冰凉,炮口对着关外三里处的黄土塬 —— 那里是河东军必经的要道,也是他用罗盘反复测算过的射击盲区。
“将军,这炮座的水平仪还是差半分。” 负责校准的工兵捧着黄铜仪器,额头上的汗珠顺着络腮胡滚落,滴在仪器的镜面,晕开一圈水雾。他们已经用十二根圆木垫在炮架下,每根木头都被削成精确的厚度,可这门三千斤重的火炮像是生了根,任凭士兵们喊着号子撬动,炮身依旧微微倾斜。
李晟蹲下身,从怀中掏出铅垂线。丝线末端的铜锤悬在炮管侧面,在晨光里划出一道笔直的金线。“看到没?” 他指着丝线与炮管的间隙,“这半分偏差,到了三里外就是三十步的误差。敌军要是躲在土坡后,咱们的炮弹只能炸着空气。”
士兵们的脸瞬间涨红。负责搬运的壮汉王虎抹了把汗,粗声道:“将军,要不咱再垫块石板?后山有现成的青岩,我这就去凿。”
“不必。” 李晟摆手,目光扫过堡垒角落的木料堆,“把那几根松木锯成楔子,每片薄厚分毫不差,一层一层垫进去。” 他蹲在炮架旁,亲自用凿子修整木楔,“当年长孙将军教过我,军械上的事,差一丝都可能要命。”
这话让士兵们瞬间肃穆。他们都知道,眼前这位不苟言笑的将军,曾是御林军指挥使长孙霖麾下的战将。御林军如今虽然背着叛军的名号,但其曾经辉煌的战绩,无人敢质疑。
太阳爬到崖顶时,炮身终于校准完毕。李晟用手指敲了敲炮管,沉闷的回响里带着金属的厚重。他转身走向堡垒西侧的弹药库,那里堆满了黑火药桶和各式炮弹 —— 圆球形的实心弹用于轰击城墙,铸铁制成的霰弹内藏数十粒铅丸,最适合在开阔地收割冲锋的步兵。
“王虎,你带两个人去西侧堡垒。” 李晟在账簿上用朱砂笔圈出数字,“那里是河谷地带,敌军要是从下游渡河,霰弹能借着地形扫倒一片。记住,每箱霰弹要垫三层防潮纸,火药库的门必须用铜锁,钥匙由你和副尉各执一半。”
王虎接过账簿时,指腹触到纸页上凸起的字迹 —— 那是李晟按照易林的指示,特意标注的 “防潮、防火、防误触”,每个字都像刻在纸上。他忽然想起昨夜换岗时,看见将军独自一人在炮位前擦拭什么,走近了才发现,是块刻着 “忠” 字的木牌,边角已经被摩挲得发亮。
正午的日头晒得炮管发烫。李晟解开铠甲的束带,露出里面打满补丁的麻衣。他刚要喝口水壶里的凉茶,就见远处的山道上出现两个身影。易林的银袍在绿树间格外显眼,身后跟着的琉璃提着个藤篮,绿裙被山风吹得贴在身上。
易林行军打仗之时,喜欢带着琉璃。因为她得所修炼的窥心之术实在是妙用无穷,可以随时知道一些人心里的真实想法,及时作出应对,这样无论对于自己人还是对于敌人,都很好用。
“李将军辛苦了。” 易林走上堡垒时,目光先落在炮口的瞄准刻度上,“看来这些家伙都调教得差不多了。”
李晟拱手行礼时,眼角瞥见琉璃正望着角落里的几个炮手。那几个年轻人蹲在地上,手指无意识地抠着炮架的木缝,嘴唇紧抿着像是在害怕什么。
“他们怎么了?” 易林顺着他的目光看去。
琉璃轻轻拽了拽他的衣袖,声音压得极低:“我刚才扫了一眼,这几个炮手心里发慌。有个家伙总想着上个月骊山的炸膛事故,说看见过炸飞的炮轮嵌在松树上。”
易林的视线落在一个面色苍白的年轻炮手身上。那士兵怀里紧紧抱着火折子,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听到脚步声时猛地抬头,眼里的恐惧像受惊的鹿。
“你是江南来的吧?” 易林在他身边蹲下,语气平和得像是在拉家常,“去年太湖之战,是不是你用炸药包炸毁了叛军的粮船?我记得当时你还缴获了一面叛军旗帜,上面绣着‘天补平均’。”
年轻炮手愣了愣,喉咙动了动:“是... 是末将。”
“那时候你胆子可不小。” 易林笑了笑,从弹药箱里取出一枚铸铁炮弹,塞进他手里,“这玩意儿比炸药包沉多了,但原理相通。你摸摸这炮膛内侧,” 他指着炮口的螺旋纹,“改良过的膛线,壁厚比原来增加了三寸,后尾还有泄压孔,就算火药填多了,也能顺着孔道把气排出去。”
炮手的手指在冰凉的炮膛上颤抖,却没立刻收回。
“光说不练假把式。” 李晟突然开口,弯腰从火药桶里舀出定量的火药,“来,咱们试一炮给大伙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