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每当清明时节,山脚下会开满黄色的野花,如胡须般环绕“下颌”,为这张“面庞”增添几分生机。
山间的溪流如银须垂落,从“脸颊”两侧的沟壑中流淌而出,那沟壑深度近百丈,宽约十丈,两侧岩石光滑如壁,留有水流长期冲刷的痕迹。
溪水源自山巅的一处清泉,水质清冽甘甜,富含矿物质,饮之能提神醒脑。
水流叮咚作响,如玉石相击,声音清脆悦耳,在山谷中形成天然的回音,如老者低语。
瀑布似玉液飞洒,从“额头”边缘的悬崖处倾泻而下,落差近五十丈,水花四溅,形成漫天水雾,在阳光中折射出七彩虹光,如神灵垂降的璎珞。
这些水流不仅滋养着山体,更如血脉般为这张“面庞”增添了几分生动的气韵,让整座山仿佛拥有了生命。
风水师们常言,禀赋复杂多变。
山性又何尝不是如此?
一座山既有雷霆万钧的霸气,在狂风暴雨中展现出摧枯拉朽的力量——狂风过境时,山顶的松树能抵御十级大风,树干弯曲至极限却不折断;暴雨倾盆时,山洪裹挟着巨石奔涌而下,如巨龙咆哮。
也有润物无声的柔情,以甘甜的泉水和肥沃的土壤滋养万物——山脚下的农田亩产比别处高两成,山间的草药药效比别处强三分。
既能聚气纳财,让周围之地风调雨顺——忧乐沟百年来无大旱大涝,岁岁丰收;也能挡煞避祸,抵御外界的不良气场——马家沟的煞气被其阻挡,无法侵入忧乐沟。
如同人有喜怒哀乐,心有善恶美丑,山性也蕴含着多重特质,等待着有心人的体悟。
毕竟,山性也是人们凭借自身的感悟与认知赋予的。
这份赋予并非主观臆断的空想,而是基于对山川走势、草木兴衰、气场流转的长期观察与综合判断。
古时风水师为勘定山性,会在此居住三年五载,春观花开,夏听蝉鸣,秋察叶落,冬看雪覆,与山同息,方能得其真意。
是人与自然对话后产生的共鸣,是岁月沉淀的智慧结晶。
这本是风水师们理应铭记的浅显常识,可如今,却如被岁月尘封的旧物,在大多数风水师的记忆中渐渐模糊,几近被遗忘殆尽。
他们更热衷于术数推演与罗盘测量,拿着仪器在山间走走停停,记录几个数据便妄下结论,却忽略了对山性最本质的体悟,如同医生只看化验单却不望闻问切,终究难以洞悉症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