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汪大爷与黎杏花求子的历程,恰似在荆棘丛中寻路。
他们踏遍方圆百里,搜集的偏方装了半柜子:用三十年陈谷酒浸泡的穿山甲鳞片,需在月圆之夜于山涧石缝中取露水熬煮,那鳞片在陶瓮中泛着暗沉的光,边缘蜷曲如剥落的旧甲,每次揭盖时都会腾起一股混杂着谷酒与土腥的白雾,呛得黎杏花不住咳嗽; 深山老林里采挖的“送子观音草“,根茎扭曲如婴儿蜷曲的手指,须在黎明前带露采挖,叶片上的绒毛沾着碎冰,搭配雄鸡头冠与五更露水共煮时,汤汁会呈现诡异的紫红色,喝下去喉间像被火烧,半日散不去那股铁锈味; 寺庙高僧开过光的桃木符,用朱砂画满晦涩符文,需贴在床头七七四十九日,符纸边缘渐渐被油灯熏成焦黄色,每次更换时,黎杏花都要对着符纸默念祷词,直到舌尖发麻,嘴唇干裂。
每回求神拜佛,黎杏花都要提前三日净手焚香,在观音像前跪足三个时辰。
观音像前的青石板被百年香火熏得油亮,中央凹陷处积着一层薄灰,她的膝盖硌在上面,红印要五日才消,起身时裙摆已被晨露浸得冰凉,后腰酸痛得需扶着香案才能站直。
汪大爷则背着半袋新收的谷粟,跋涉三十里山路,蹚过三道冰冷的溪流,其中青竹溪在雨季常涨水,去年秋天他在此滑倒,谷粟撒了半溪,黄澄澄的谷粒顺流漂远,他却将藏在怀里的道观签文捂得温热,那签文用桑皮纸所书,边角已被汗水浸得发皱。
草鞋磨穿后赤脚踩在碎石上,脚底血泡破裂时,血水混着泥浆渗进石缝,身后跟着的黄狗一路嗅着血迹走,爪子上也沾了暗红的痕迹。
可所有努力都如春日融雪,了无痕迹。
黎杏花的小腹始终平坦如镜,晨起梳妆时,铜镜里的人影日渐清瘦,两颊的红晕被常年药汁浸得褪了色,腰间的绸带需反复打结才能系住。
汪大爷眼中的光彩却一日淡过一日,起初他还强打精神,用独轮车推着妻子遍访名医,车轮碾过晨光中的石板路,留下深浅不一的辙印,车辕上挂着黎杏花绣的平安符,上面的五彩丝线已被雨水浸得发白,绣线间露出底下的素布。
后来他渐渐沉默,那些曾被他视若珍宝的偏方,如今积了厚厚一层灰——穿山甲鳞片被虫蛀出细密的孔洞,阳光下能看见蛀虫在孔中蠕动; 观音草在陶罐里霉变发黑,溢出的汁水在陶壁结成暗红的晶体;桃木符的朱砂字迹已模糊成一片暗红,符文边缘蜷曲如枯蝶翅膀。
香炉里的香灰满了又倒,倒了又满,却再也唤不来他虔诚的身影——那个曾在观音像前长跪不起、额头磕出血痕的男人,如今只会在深夜独自坐在门槛上,望着梨树林抽烟。
烟锅里的火星明灭如他渐熄的希望,烟灰落在补丁摞补丁的裤腿上,像撒了一层细雪,裤脚还沾着犁地时的泥渍,干硬的泥块里嵌着去年的麦秸秆。
有次黎杏花半夜醒来,见他坐在梨树下,月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烟杆斜倚在膝头,而地上已堆了十几个烟蒂,像一地被掐灭的星子。
黎杏花的身体像铺了石板的雨淋坝,无论多少雨露都渗透不下。
中医诊脉时,指尖在她腕间停留良久,最终从紫檀药匣里取出百年老参,那参须在砂锅里熬出琥珀色的汤汁,苦得她舌根发麻,喝罢需含一块冰糖才能压下涩味,可冰糖融化后,苦涩仍在喉头萦绕半日,连说话都带着参须的土腥味。
土方子让她每日清晨饮下掺了雄鸡血的井水,温热的血腥气顺着喉咙滑下,腥甜中带着铁锈味,终日在鼻尖萦绕,引得院里的黄狗围着她打转,舌头伸得老长。
她咬着牙一一照做,苦涩的药汁染黄了舌苔,手指因常年浸泡药汁而变得粗糙,指甲缝里总嵌着洗不掉的深褐色药渍,手背生了细密的红疹,郎中说是药物过敏,却劝她“为了子嗣,忍忍吧“,那语气像在说“犁地的牛哪有不磨破肩的“。
更让她心焦的是汪大爷的变化——那个曾在田埂上扛起三百斤谷袋、脊梁挺得像犁辕的汉子,如今在床笫间却如霜打的茄子。
起初是“干打雷不下雨“,他会在深夜起身,独自去院子里劈柴,斧头砍在枣木上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木屑飞溅在月光里,像撒了一地碎银; 到后来竟连雷声都弱了,他开始彻夜不归,说是去看守谷仓,黎杏花却在清晨看见他坐在梨树下,头发上沾着白色的梨花,眼神空洞地望着远方,手里攥着半根烟杆,烟嘴处凝着干涸的唾液。
沉默像一层冰,冻住了夫妻间最后的温情,夜里同床,他总是背对着她,隔着一床锦被,却像隔着万水千山,有时她伸手想触碰他的背,指尖在半空停住,最终只能攥紧被角,直到指节泛白。
三更梆子敲过,梆子声在空荡的院落里回荡,惊飞了檐下筑巢的燕子。
黎杏花独自躺在冰凉的锦被里,锦被是嫁时的嫁妆,上面的并蒂莲刺绣已被岁月磨得模糊,针线处露出底下的素布,像一段被遗忘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