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再世诸葛

第21章 刘玄德率队南下,赵子龙护送蔡璎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陈亮与赵云带着两百军士沿河而上,终于在系统指定的河湾内,找到了那五十艘楼船,之间楼船十艘为一排,一共五排,每艘船用铁链相连,最后系在一根粗大无比的木桩上,只见那楼船高约一丈五尺,长十数丈,宽阔处可容下二十多个全副武装的战士并排站立。如此雄伟的战船,让这些跟来的士兵目瞪口呆,听得陈亮一声令下,几个长相粗犷的汉子便搂起膀子准备将铁链拉开,可是几个壮汉抬了许久都没有把那几个粗铁链抬起来。这可急坏了众人,于是乎三三两两,你抬左边,我拉右边,想尽了办法,那个铁链却始终无法动摇分毫。

陈亮见状也有些纳闷,这铁链虽粗,但这么多当兵的汉子居然都抬不动,于是呼唤出系统准备问个究竟。

“小月小月。”

“我在。”

“我怎么才能获得这些船只呢?”

“主人只要将您的掌纹按到木桩上,系统会自动扫描,然后铁索就会脱落了。”

陈亮闻言,就朝着木桩走去,先是打量了一下这个木桩四周围,并没有发现什么异样,于是将信将疑的把手掌放到了木桩的表面,只感觉手掌处传来一股热流,从指尖向下滑向掌心。又等了一会只听哐当一声,那些粗大的铁链居然自行与木桩断开,众人见状纷纷称奇。

“子龙,军情紧急,你且快快吩咐下去,将这些楼船驶到樊城码头去接应民众。”见到楼船已经解开锁链,陈亮急忙让赵云将船开过去好安排百姓上船,时间刻不容缓。

“是。”赵云安排人手,会行船的行船掌舵,不会行船的,找来绳索牵引船体,就这样,五十艘楼船浩浩荡荡一路行来。

刘备这边正安排人员指挥民众上船,听探马报告说北面来了一支楼船舰队,不亮旗帜,不知是敌是友,于是刘备便命关羽张飞点了一支军马上去防备。等看清船上来人时候,众人才放宽心来

等陈亮下得楼船,刘备正想要询问,陈亮赶忙招呼说道:“主公,情势紧急,不如赶快安排百姓登船吧。”

刘备闻言,连声称是,急忙让云长将船接下,刚才还在哄抢登船的百姓看到有如此多高大的楼船,也放宽心了不少,渐渐的,登船的队伍井然有序起来,等到百姓们都上了大船,天色也黑了下来。又恐曹兵追至,所以陈亮催促各船多起火把,连夜行船起航,霎时间,江面被火把照应的如同白昼一般。

陈亮见一切安排妥当,便将刘备请过一旁,说道:“主公,这边事务已经办妥,请主公随百姓一同前往江夏,与公子刘琦会合共同驻守江夏,我与子龙将军另领一军从陆路往江陵进发,趁曹军立足未稳,多占钱粮已图来日收付荆州。”

“这,军师此行凶险,不若请云长也一同前往?”刘备担心的说道。

陈亮笑道:“主公且放宽心,江夏同样是战略要冲,需要云长这样的大将镇守,我才安心,我与子龙前往江陵便可。”

刘备拗不过,只得听了陈亮的建议,但是依旧在临行前给陈亮留了不少兵马,又再三嘱咐赵云,要好生保护军师。

陈亮和赵云目送刘备船队顺江而下,返回樊城时夜已经深了。此时的樊城突然显得有些破败,散落的衣衫,家具就这样凌乱的躺在街道上,一些农具横七竖八的倒在地上无人问津。

“军师,要去见见蔡璎小姐吗?”赵云轻声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左传游记
左传游记
历史学研究生王嘉,在跟随博物馆考古大队考察并挖掘清理一座东周古墓,整理出土文物时,偶然发现了记载有左传内容的锦帛与竹简。后来在午睡时分,他做了一个长长的梦。醒来之时,他却惊奇发现,自己正处在左丘明所着左传的春秋之际。之后,便发生了一系列奇妙故事,而他呢,在误打误撞之中,也恰巧偶遇了一代大师左丘明。...
酸辣茄子
三国之再世诸葛
三国之再世诸葛
重回三国演义,诸葛丞相星落五丈原,不甘就此退出历史舞台,拉人回魂重获新生。陈亮,一个迷途小书虫,三国爱好者,如何利用系统,帮助刘备匡扶汉室,统一中国。如果人生都能重来一次,还会有那么多遗憾吗?可是,人生最精彩,最让人难忘的,不就是那些错失的遗憾吗?...
思绪放空
叶罗丽:黑夜的主宰
叶罗丽:黑夜的主宰
++++++生前坎坷的叶玲珑(女主)穿越到叶罗丽仙境,成为了光仙子的痛苦分裂的人格,掌控了影之力的她,绑定了命运抉择系统。重来一次的人生,触之可及的命运,每一次的选择,都会触发不同的奖励,她将一步步从人类走向了神明的视角,俯视自我,俯视众生。她将以自己的智慧逐渐强大,以黑暗吸纳仙子们的苦痛,以命运的誓约建立联系。她...
历史古痕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一朝穿越重生成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农家子,还多了几个半大孩子,听着龙凤胎喊他爹,母胎单身多年的林流云彻底懵了。...
七柳八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