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别惹我,我只想当闲鱼

第二十五章 敲定东厢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想把东屋收拾出来,搬过去住。”

李卫东也没绕弯子,直接把话说了出来。

“是不是小斌睡觉不老实?我让他到里屋,跟你奶奶,还有小茹睡一个炕。”张秀珍没有半点犹豫。

先前李卫斌跟她说床太窄了,睡觉不舒服,她还寻思这两天找块木板加宽下。

没想到今天,李卫东直接提出要搬出去。

这怎么能行?

倒不是舍不得那破落的东屋,而是老话说的好,有钱不住东厢房,冬不暖,夏不凉。

在大部分四合院里,东屋一般都是用来当厨房,或者储物间的。

除非迫不得已,否则没人愿意去住东厢房。

如果张秀珍是李卫东的亲妈也就算了,偏偏是后妈。

如此一来,她就更加敏感,也更在意旁人的看法。

这丈夫的二儿子刚从乡下来了没几天,就被赶到东屋去住了?

这像什么话?

哪怕是李卫东自己提出来的也不行。

“别,小斌跟小茹也大了,睡一个炕不好。”

李卫东也知道自己搬出来的这个理由站不住脚。

在农村,别说十来岁,十六七还跟父母睡一个炕的也大有人在。

一个家里五六个孩子,哪可能一人一个屋,睡一张床?

“没什么不好的,待会我就去收拾出来。”张秀珍生硬的说道。

李卫东想搬到东屋?

不行!

“姨,我是真的不习惯,在乡下我就是自己睡一个屋,这样自在。东屋也没什么不好的,找几个师傅从里到外好好拾掇拾掇,跟新的一样。”

李卫东说着,把求助的目光投向看戏的奶奶。

原本在他看来,这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压根就没想到张秀珍会拒绝,态度还这么坚决。

“秀珍,要不就依了东子,收拾收拾让他搬过去住?”

老太太没抵挡住李卫东求救的目光。

按理来说,她早年出身大户人家,会更注重规矩,但恰恰相反,老太太压根就不看重这些东西。

甚至要不是为了李卫东,她也不会搬到城里来。

眼下,李卫东既然想搬出去,自己住一个屋,她自然没有拦着的道理。

毕竟孙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

“娘,北屋又不是没地方,搬到东屋像什么话?传出去岂不是让院里的人以为我容不下卫东?”张秀珍苦笑道。

“娘知道你不是那种人,况且院里住东屋的也不是一家两家,没必要在乎这些东西。到时候给东子弄个大点的炉子,冬天使劲烧蜂窝煤,冻不着他就行。”

老太太的心终究还是偏的。

蜂窝煤也是有定量的,哪能使劲烧?

“姨,我看小斌的性格有点柔弱,作为一个男孩子,这样以后可不行,你得让他早点学着独立,我在乡下的时候,很小就一个人住了,你看我现在?”

李卫东干脆把李卫斌给拉了出来。

明摆着告诉张秀珍,要面子还是要儿子?

实际上,性格这玩意,一部分是天生的,童年的环境跟教育也有很大关系。

但你要说一个人睡,性格就独立,就有些扯了。

可这会,张秀珍却被说的心乱如麻。

对于儿子柔弱的性格,她也着急,可说了又没用,只能安慰自己长大点就好了。

现在又有李卫东的例子摆在这里。

要不……试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俺寻思这挺合理的
俺寻思这挺合理的
那天,你回家的时候忘了带钥匙,于是花钱找了个开锁师父。等待开锁的时候你在想,要是自己也会这门开锁的手艺就好了,以后忘带钥匙就不用乱花钱了。于是你开始钻研............”你这铁丝怎么连手机指纹锁都能开?!““指纹锁,不也是锁吗?俺寻思挺合理的啊。”朋友觉得很离谱。“哪里离谱了?人电工师父从业十年,有没有漏电...
天锣雷光
追源者不弃
追源者不弃
当父亲的死亡揭开跨国阴谋的序幕,刘臻发现自己正踏入一个比谋杀更危险的棋局。"白塔计划"的神经控制实验、消失的政府档案、潜伏二十年的黑塔组织……...
糊涂的涂
四合院:别惹我,我只想当闲鱼
四合院:别惹我,我只想当闲鱼
李卫东带着游戏农场回到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不需要为填饱肚子而奔波的他,只想当一条闲鱼。奈何,家里两个男人全都看他不顺眼。隔壁俏寡妇,一心想把妹子嫁给他。看沧海横流还是庭前花开?李卫东只想慢慢的,从一条闲鱼开始,品味这里的处处风情。...
缺金喜水
重生1985:从收猴票开始首富之路
重生1985:从收猴票开始首富之路
重生1985年,我成了个高中生。看着墙上泛黄的挂历,我笑了——猴票还没发行,鹏城还是渔村。凭借前世记忆,我靠倒腾邮票赚到第一桶金,转手批发喇叭裤引爆全国。当同龄人还在算数学题,我已手握万元户证书。92年认购证风暴,我提前囤积千张,一夜暴富震惊上海滩。互联网泡沫前夜,我悄然布局门户网站。千禧年钟声敲响时,全球财经头条...
魔手佛心
从不空军的钓场!钓鱼圈彻底失控了
从不空军的钓场!钓鱼圈彻底失控了
“哥,你在我这落下了一条中华,你哪个地方,我给你送过去。”“大舅哥给我发个位置呗,我把我的校花姐姐带上去找你。”“老板,他们都是口嗨,我能把你口嗨。告诉我位置,我保证不让你失望!”……找不到工作的赵峰,回家开了一个绝对不会空军的钓场。哪怕是再菜的钓鱼佬,来到这里也绝对不可能空手而归。一段时间后。赵峰将钓费涨到了上万...
往事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