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谢溪德办公室内,茶香袅袅。
“半导体工厂?”谢溪德放下茶杯,目光在林默脸上停留片刻,又转向沈书瑶,“书瑶,这是你的主意?”
沈书瑶刚要开口,一旁的周维明却突然发出一声嗤笑。
“噗!”
笑声很轻,但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格外刺耳。
谢溪德皱眉:“小周?”
周维明推了推眼镜,故作歉意:“抱歉,老师。只是……”他瞥了林默一眼,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讥讽,“现在什么人都敢谈半导体了。建工厂?您知道一台光刻机要多少钱吗?知道晶圆良品率怎么控制吗?”
林默没急着反驳,而是慢条斯理从1883年法拉第发现硫化银的负温度系数,到1947年贝尔实验室诞生第一块晶体管,再到1985年日本半导体产业横扫全球,他将百年半导体史娓娓道来,连窗外的蝉鸣都仿佛安静了几分。
谢溪德的手指无意识地轻叩桌面,眼中闪烁着学者特有的专注光芒。
周维明见势不妙,突然插话:“林先生口若悬河,可说到底——”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光遮住眼底的阴鸷,“不就想借谢老师的技术和名声,给自己谋利吗?”
“这个蠢货上钩了。”周维明心中冷笑,“老师最厌恶商人玷污学术,看你怎么收场!”
果然,谢溪德眉头微蹙,茶杯轻轻放回托盘,发出一声脆响。
林默却笑了:“周助教说得对,我就是为了挣钱。”
周维明嘴角刚扬起。
“但您知道上海无线电十九厂为什么连年亏损吗?”林默突然转向谢溪德,语速加快,“日本东芝一条生产线月产晶圆十万片,良品率95%;我们的十九厂呢?月产三千片,良品率不到60%!”
谢溪德的手指顿住了。
“不是工人不努力,不是工程师不聪明……”林默从公文包抽出一沓报纸,“您看看他们的设备。”
报纸照片上,锈迹斑斑的苏联老式光刻机旁,工人们正用放大镜人工校准。
“国家刚改革开放,哪来外汇买新设备?”林默声音低沉,“可如果我们永远‘等靠要’,不要说十年,就是二十年三十年我们也发展不起来。”
办公室死一般寂静。
周维明急道:“那也不能让外资控制战略产业。”
“谁说我要用外资?”林默冷笑,“我要用日本人的技术,提升我们的技术,再将我们技术转换成产品,赚全世界的钱,再砸回研发!”他忽然拍出一张支票,“这是三千万人民币,第一笔研发基金,账户名是‘华夏半导体基金会’,谢校长任理事长。”
谢溪德猛地抬头。
“我知道您看不上铜臭味。”林默直视她的眼睛,“可没有铜板,怎么造得出‘两弹一星’?”
窗外梧桐叶沙沙作响,仿佛时代翻页的声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