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但是历朝历代在执法这块上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政法混合!导致地方政治和执法混合在一起!”
陈平之前徐徐道来,可是说着说着声音突然变得高昂,让人为之精神一振,听他继续讲道:
“执政者同样也是执法者,两者掺和在一起,那么我请问,执政者犯法了,谁来执法呢?一旦执政者不公,老百姓想要状告执政者,又要去哪里去告呢?”
“最后无法就是越级上告,甚至是跑到京城画血书告御状,搞得满城风雨。”
“所以无论你是郡守县令还是三司分权,最后都逃不过一个弊端,那就是当无法对执政者施加有效的管束,一旦执政者出现不公,又没有执法者加以约束,就会导致社会秩序崩塌和公民信任下降!”
陈平一口气说到这里,朱棣和朱雄英听得是一愣一愣的。
半晌之后,朱棣这才倒吸一口凉气,惊呼一声:
“若是不能解决这个弊端的话,那么依法治国岂不是空谈一场?”
同一时间,躲在隔壁的朱元璋刚开始还怒气冲冲,听着听着也冷静下来。
他细细思索一番,发现还真的如同陈平所说的那样,执政和执法无论是一家独大还是三司分权好像都是混在一起,过去自己从来没有将其分开的意识和想法,仿佛从过至今这样做就是天经地义一样。
“哼,不过如此,咱早就考虑到这点了,就是觉得老百姓申冤艰难,所以才将三司分权,又在应天城设立登闻鼓,让老百姓可以随时告御状,难道咱考虑得还不够周全吗?”
朱元璋心里面想法颇多,但是说出来的话依旧嘴硬,完全没有半点服输的态度。
“先生,我父皇可是为百姓设立了登闻鼓啊,老百姓随时可以来应天城告御状,难道这还不够解决问题吗?”
同一时间,朱棣也是说了同样的问题。
“呵呵,登闻鼓?”
陈平闻言却只是冷笑一声,淡漠地说道:
“登闻鼓的确算是一个在你们这个时代勉为其难的解决之法,也算是朱元璋有心了,不然的话我岂止骂他一万遍?但是,登闻鼓虽然能一定程度保证老百姓可以告状,但是呢,你想过一个问题没有。”
陈平说到这里冷笑一声。
“什么问题?”朱棣不解。
“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个能力可以长途跋涉来到京城告御状的,那些贫苦之家、垂暮老人,还有妇孺儿童所受的冤屈,试问他们有那个能力来到登闻鼓下告御状吗?只怕没死在半路都算是好的。”
陈平的话,让在场的众人都沉默了。
无论是听课的朱棣、朱雄英,还是隔墙有耳的朱元璋、朱标、李善长。
陈平说的话,的的确确就是现实。
“这件事的确难以解决,百姓想要申冤若是只能靠一个远在千里万里的登闻鼓,如何才能实现司法公正?依我看只能加强执法力度,确保公平公正的执法”
朱标想了想,就只想到这个办法。
旁边的李善长摇摇头:“太子殿下,此言非也,地方官员谁能保证不出一两个败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