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量产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礁盘藻田建立的第三周,第一场严峻的考验不期而至。
先是海鹞在巡检时发现,部分藻苗的叶片边缘出现了不规则的微小缺口,颜色也有些发白。
“凌疏影!有虫子咬!”
她的直觉极其准确。凌疏影借助简易显微仪观测,发现了一种极其微小的、近乎透明的片脚类生物——
海虱的幼虫。
它们数量庞大,正附着在藻苗叶片背面,用口器啃食叶肉组织。
“物理清除效率太低,必须化学干预。”
凌疏影当机立断。她利用青灵快速分析这种海虱幼虫的生理弱点,并结合岛上能找到的材料,紧急配制了“驱虱喷雾”:
用高浓度柠檬汁混合捣碎的、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某种海岸灌木的汁液,再添加微量从毒海葵中谨慎提取的神经麻痹毒素,极低浓度,仅针对目标幼虫。
海鹞利用中空的细茎杆,将这种混合液精准地喷洒到受侵染的藻苗区域。
效果显着,海虱幼虫迅速脱落死亡,且对藻苗本身损伤极小。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几天后,礁盘边缘水流稍缓的区域,一片褐色的丝状藻类开始迅速蔓延,如同水中的霉菌,试图覆盖附着基和缠绕藻苗。
这是具有极强竞争力的杂藻——网地藻。
“这东西长得太快了!抢地方抢阳光!”海鹞焦急地报告。
这一次,凌疏影没有选择直接杀伤,而是利用生态竞争原理。
她指导海鹞在网地藻爆发区域周围,紧急移植了一批生长迅速、能分泌抑制物质的特定小型红藻。
同时,调整了附近营养缓释竹筒的养分释放比例,增加了硅元素的比例,这样有利于目标基藻强化细胞壁,减少了氮元素,从而抑制网地藻生长。
双管齐下,红藻的竞争和养分调控成功遏制了网地藻的扩张,保护了核心藻田。
最严峻的挑战发生在一次暴雨之后。
浑浊的陆地径流裹挟着泥沙和可能的陆地污染物,腐殖质过量、甚至可能有轻微的重金属离子,涌入近海,礁盘藻田首当其冲。
海水变得浑浊,能见度下降,附着基和藻苗叶片上都覆盖了一层薄薄的泥膜。
“营养竹筒的小孔会被堵死的!绿点点也会被闷死!”海鹞忧心忡忡。
凌疏影启动了应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