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将军,您怎么来了?”
刘威铭没想到,王立新居然亲自来了。
这次只是遥测弹试射,陆军司令部方面都没有高层来,只是由廖强等人来了。
“来看看。”
王立新没有解释,目光看向不远处正在进行发射前准备工作的导弹发射阵地,“不是弹道导弹吗?怎么依然是再用倾斜发射方式?发射架无法进行起竖?”
不只是他好奇。
除了619内部参与的人员跟厂里核心领导,所有看到外表跟红旗-2防空导弹一模一样,几乎没有任何改变的人,心中都有这样的疑问。
地对地导弹,不都是垂直发射?
“领导,这都是为了节省成本。发射架采用的原来的,只是更换了制导系统,战斗部也进行了更换……原本第一级的液体燃料改成固体燃料,第二级进行了修改,缩小的制导系统所空出来的容量并不足以装下足够的炸药……为了避免被拦截,在到达弹道顶点时,采用弹体分离技术,让导弹变轨更容易,速度更快……”
刘威铭向王立新介绍着M7导弹的技术特点。
他那个世界的M7采用的什么技术,他并不是很清楚,反正弹体分离技术是有的。
导弹刚发射时,受到重力等因素的影响,需要消耗更多燃料来加速,一旦到达弹道顶点,弹头朝下,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不需要消耗太多燃料就能保持高速度。
“300公里的导弹,采用弹道技术是不是太浪费了一些?”
王立新听完后,疑惑地问刘威铭。
一般都是射程上千公里的导弹才采用弹道技术。
“技术更成熟,成本更低。红旗-2本身就有自动驾驶仪跟计算机,我们只需要增加陀螺仪,改造制导系统,弹道飞行不需要对导弹进行变轨……”
要不是考虑成本,刘威铭恨不得把他能拿出来的技术统统都装进去。
那样一来,红旗-2改造的M7导弹,一发的成本都能让陆军崩溃——至少上千万!
配套落后,技术不够先进,很多在几十年后9块9包邮的精密控制零部件,在目前阶段,体型庞大不说,造价都是以万计数。
“嗯,目前部队穷,成本必须考虑。尤其是这种不是战略威慑的战术导弹。”
王立新一脸赞许。
刘威铭果然是好同志,考虑问题周全。
“报告,发射前准备已经完成,请指示!”
正在这时,试射场负责人向王立新请示。
“我只是看看,按照你们原来的计划执行,向原本的指挥汇报就好。”
王立新开口说道。
不远处,两枚斜指长空,带着弹翼,有着尖尖脑袋的细长导弹,静静地待在发射架上。
发射前的通电工作已经完成。
导弹上的各种遥测设备也跟地面跟踪系统进行了信号连接。
“发射!”
随着试射总指挥的一声令下,传令兵手中的红旗挥动,已经提前输入导弹目标参数的制导站的车厢内,一名穿着619天蓝色工作服的技术人员按下了发射按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