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显富等人在兴仁府城外待了两天,每户人家都办好了路引,其他百姓有的办了,有的觉得没必要。
毕竟办路引也是要花银子的,为着万一花银子,还不如将银子拿来买粮食。
这样考虑的人家很多,小田村的人也没有多管闲事去劝。
除了第一晚黄芬做的小帐篷,第二日开始,白天黄芬继续做帐篷,旁人看见后并没有在意,只以为她做帐篷是为卖钱,等到快中午的时候,在李显富的帮忙下,花三小时做出来的大帐篷搭好了。
人群一片哗然,所有人目瞪口呆看着四四方方的帐篷,和旁边又矮又窄的小帐篷形成鲜明对比。
第一顶大帐篷黄芬给了李显仁家,还跟周氏说了下午给他们家做,晚饭后还能再做一顶,明早做一顶,四顶帐篷兄弟俩一家两顶。
李显仁家两个成家的儿子,人口是兄弟三个里面最多的,大帐篷一顶归大儿子李满仓,一顶归小儿子李满田,李满仓有个两岁的儿子,李满田有个两岁的女儿。
大帐篷能睡下七八个人,儿子一家就三口人,住大帐篷简直不要太宽敞了。
总而言之,黄芬白日的神来之笔,成功引起所有人的注意,到了下午就有不少人又来了,都是想学大帐篷的,不比李显富三兄弟,每个小家都有小帐篷和大帐篷,都是分开睡的。
这些人不想费那么多油布,就想着学做大帐篷,一大家子挤挤就行。
因此黄芬下午又开始教学了。
两日时间黄芬也就多做了两顶大帐篷,卖给了不认识的同行人,赚了两百文手工费。
李有粮听说后笑得格外开怀,着实没想到赶路途中一日就能赚一两百文,这说出去谁能相信,说到底还是儿媳有这个本事。
等到第三日事情办完,众人准备启程,搭起来的帐篷几下就拆下来了,固定帐篷的长木棍也一并带着,大部分人家里用的是在林子里找的树干,李显富家的木棍是在城里找木匠特意削出来的,所以得带着。
还记得李显富拿一大捆木棍回来的时候,不少人家都来询问,再看木棍确实比树干结实耐用还不刺手,大部分人都去买了,只少数人家舍不得银子,将就用着树干。
越往南边走战乱带来的影响越小,离开兴仁府后大伙儿迫切赶路的心思平静下来,陈柏谦也重新规划了时间,辰时初启程,午时初停下,给半个时辰准备午食,下午酉时初再停。
大部分人家早食的时候便多做几张饼子,午时歇脚不想动正好以饼子充饥。
一日三餐,这要是还在村里,一日只吃两餐,现如今赶路耗费体力,必须多吃一餐,不然身子受不住。
就这样走走停停近一月,一行人中途遇到镇子村庄停下采买粮食,晚间歇脚都在野外,毕竟家家户户都有或大或小的帐篷,不必花费银钱借住,能省则省。
这天艳阳高照,众人在林间歇脚准备午食,陈柏谦走到李显富这边,笑容满面:“方才打听到了,再往前走一日,明日午时到颍昌府,颍昌府之后再走十日到就到南州了。”
听见的人脸上都露出了笑,眼里带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