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赵科长。"苏长顺的声音响起,打断了赵世武略显慌乱的表态。
他放下报纸,真诚地看向赵世武,是赵科长积极推荐他进厂,才有他苏长顺的今天。
这种工级考核,提前宣传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一旦漏了什么没有说?工人们因为考核不满意,对考核不满的就会抓住漏洞,把心中不满堆到宣传科宣传不到位上,如果造成不好的影响,老赵就要受到处分。
"光写标语画板报念广播稿…恐怕还是不够铺天盖地,也不够深入人心。"
"咱们要注意到工人同志们,尤其是那些老工人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光看字儿未必能完全理解这八级工的精髓和好处…我觉得咱们可以安排宣传干事拿着政策制度一个车间一个车间进行讲解,要保证三天内,咱们工人们对工级制度有个全面的了解。"
"最重要的是咱们厂的考核怎么保证公平公正?怎么让大伙儿心服口服?怎么避免有人觉得暗箱操作?"他最后提出的问题,精准的点出了杨厂长最担心的闹情绪的风险点。
杨厂长眉头微蹙,看向苏长顺:"长顺…你有什么想法?直说。"
苏长顺站起身,双手撑在桌面上,目光沉稳地扫过众人,声音清晰有力。
"咱们要解决公平公正的问题,核心就是八个字——标准量化,公开透明。"
他拿起粉笔,在办公室的小黑板上唰唰画了个表格。
"咱们把这个工级变成标准尺子,每个工种,每个等级,都要有清清楚楚的数字指标,比如一级钳工能独立完成基础零件加工,公差控制在0.1毫米内,操作时间不超过XX分钟。三级工?能熟练使用各类量具,公差0.05毫米,能解决简单技术问题,五级工?能带徒弟,独立完成复杂部件装配,公差0.02毫米,能分析常见故障原因。"
他重重敲了敲黑板:"每个等级,对应什么技术?达到什么标准?拿多少钱?我也不懂技术,但是咱们可以结合车间老技术工人,厂技术科,一起讨论制定,不过咱们动作要快。白纸黑字要写清楚,让每个工人心里都有一杆秤,知道自己该往哪儿使劲。"
聂红军眼中精光一闪,忍不住点头:"好,这就像部队练兵考核,达标就给证,差一毫都不行,清清楚楚,公平公正。"
"再有咱们的考核过程我建议就晒在太阳底下。"苏长顺继续道,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
"考核别关在办公室,就在车间现场,或者露天广场,让所有工人都能围观,每个参考的工人,操作时,要有三人以上的评审小组现场打分,评审小组怎么来?不能全是领导,每个车间,推选一名技术过硬,群众信服的老工人,再加一名技术科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