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红军长征是什么时候经过的?1934年到1936年,那会儿北平在谁手里?日本鬼子,国民党,红军主力远在万里之外,怎么可能在日伪和国民党严密控制的北平城里,让一个老太太送军鞋?她给哪路红军做的军鞋?地下党?游击队?就算有,规模能有多大?需要一个小脚老太太做军鞋?这根本就是拿大家伙儿对历史的模糊认识在浑水摸鱼。
联想到刚才王主任怒斥他编排烈士时提到的关键词——老太太哭诉说儿子只是个送粮死在半道的民夫——苏长顺瞬间明白了。
不得不承认,这老东西,反应真他妈快,有几把刷子。
王主任逼问她烈属时,她八成是顺水推舟,把自己的瞎编的烈士儿子混淆嫁接,临时编造出了一个折中的,看似可怜巴巴的身份:有个给队伍运粮死在半路的民夫儿子。
这样,她既回应了王主任的质疑,又把自己摆在了被污蔑,儿子被侮辱的绝对受害者地位,还狠狠捅了苏长顺一刀,这民夫儿子,八成也是她灵机一动生造出来顶缸的,跟那军鞋一样,查无实据。
想到此,苏长顺后背也渗出点冷汗。他有信心老太太在瞎编,街道档案根本不会清晰记载什么烈属或者牺牲民夫儿子,大概率就是孤寡,情况不明,早年做过零星支持工作,这类模糊托词但…万一呢?
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万一当年哪个糊涂蛋登记员手抖,真给她在档案里写了点模棱两可但类似,因家人早年为革命牺牲受牵连的话呢?那这污蔑英烈的大帽子扣下来…
不过就算档案上真有点含糊不清的东西,坐实了老太太几分委屈,那又如何?
他苏长顺也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院内,有傻柱这个当事人,他是现场亲历者,完全可以作证老太太当时就是强闯想搅局,自己才出手阻止。
更重要的是,他苏长顺不是没根没底的,岳父李正华,轧钢厂保卫处处长,在区里甚至在东城公安姜副局长那里都说得上话,这是铁打的后台,这事儿闹到最后,顶天了就是双方各执一词,老太太利用五保户身份倚老卖老,夸大其词,他苏长顺年轻气盛,处理方式欠妥。双方都有问题,谁也奈何不了谁,大不了写份检查,王主任还能真为一个查不清底细的老太太,去硬撼李正华和姜副局长那条线?
想到岳父那张不怒自威的脸和姜副局长爽朗的笑声,苏长顺心里那点悬着的石头放下了大半。
底牌在手,心不慌,脸上那点客气的疑惑早已消失殆尽,他迎着王主任盛怒的目光,缓缓站起身。动作很稳。